網絡誹謗罪立案標準有哪些?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
網絡誹謗罪
網絡誹謗罪是指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并且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在互聯網背景下,網絡誹謗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網絡誹謗罪也因此孕育而生。網絡誹謗嚴重擾亂了正常網絡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大網民的思維習慣。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檢察院明確網絡誹謗入罪標準,即謠言被轉發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誹謗仍提供幫助以共同犯罪論處。
網絡誹謗罪的主體認定
網絡誹謗與傳統的誹謗罪主體一樣,凡是具備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然而網絡空間里很少有人以自己的真實面目出現,這就必然涉及到對網絡服務提供商的責任認定問題。
網絡服務提供商主要分為網絡技術服務商(ISP)和網絡內容提供商(ICP)兩種。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s),是指營利性使用網絡,為網絡用戶提供諸如網絡聯結、訪問以及信息服務等從事互聯網經營活動的服務提供商。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r)是指向廣大用戶綜合提供互聯網信息業務和增值業務的電信運營商。世界各國關于在網絡傳播中ISP是否要應承擔責任的規定并不統一。
有些國家明確規定其是不負任何責任的,如新加坡在電子交易法令中規定,網絡服務商無須對第三方在網上所提供的資料負責,因為網絡服務商只是提供技術上的服務。在ICP是否承擔責任的問題上,目前主要有兩種傾向:一種認為應讓其承擔嚴格責任。此種觀點認為,網絡內容提供商主要提供的是一種內容本身的服務,其應具有對所提供的信息更大的審查義務,故應承擔較為嚴格的責任。如瑞典1998年專門頒布法令規定,網站經營者負有在合理限度內監督其所傳輸內容的義務。
綜上以述,這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提供的文件。著這個的上面我們可以知道和了解到所有的有關網絡誹謗罪司法解釋,在這發展的時代中,上面都涉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在以網絡作為主要使用工具的社會背景下,網絡上很許多的真話和假話都被以數字形式呈現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當然現在隨著網絡犯罪法律條文的逐漸完善,人們在網絡上的行為會得到一定的遏制。許多的人們的利益也會得到很大的保障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生局下行政處罰要多久
2020-12-18單位如何約定勞動合同期限
2020-11-21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