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誹謗罪立案標準有哪些?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
網絡誹謗罪
網絡誹謗罪是指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并且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在互聯網背景下,網絡誹謗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網絡誹謗罪也因此孕育而生。網絡誹謗嚴重擾亂了正常網絡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大網民的思維習慣。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檢察院明確網絡誹謗入罪標準,即謠言被轉發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誹謗仍提供幫助以共同犯罪論處。
網絡誹謗罪的主體認定
網絡誹謗與傳統的誹謗罪主體一樣,凡是具備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然而網絡空間里很少有人以自己的真實面目出現,這就必然涉及到對網絡服務提供商的責任認定問題。
網絡服務提供商主要分為網絡技術服務商(ISP)和網絡內容提供商(ICP)兩種。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s),是指營利性使用網絡,為網絡用戶提供諸如網絡聯結、訪問以及信息服務等從事互聯網經營活動的服務提供商。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r)是指向廣大用戶綜合提供互聯網信息業務和增值業務的電信運營商。世界各國關于在網絡傳播中ISP是否要應承擔責任的規定并不統一。
有些國家明確規定其是不負任何責任的,如新加坡在電子交易法令中規定,網絡服務商無須對第三方在網上所提供的資料負責,因為網絡服務商只是提供技術上的服務。在ICP是否承擔責任的問題上,目前主要有兩種傾向:一種認為應讓其承擔嚴格責任。此種觀點認為,網絡內容提供商主要提供的是一種內容本身的服務,其應具有對所提供的信息更大的審查義務,故應承擔較為嚴格的責任。如瑞典1998年專門頒布法令規定,網站經營者負有在合理限度內監督其所傳輸內容的義務。
綜上以述,這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提供的文件。著這個的上面我們可以知道和了解到所有的有關網絡誹謗罪司法解釋,在這發展的時代中,上面都涉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在以網絡作為主要使用工具的社會背景下,網絡上很許多的真話和假話都被以數字形式呈現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當然現在隨著網絡犯罪法律條文的逐漸完善,人們在網絡上的行為會得到一定的遏制。許多的人們的利益也會得到很大的保障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管理法有哪些內容
2021-03-18私人做游戲手辦侵權嗎
2020-12-12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沒交物業費被物業起訴怎么辦
2020-12-0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小區電梯廣告牌收益應該歸誰所有
2020-12-05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