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拘禁可不可以正當防衛
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公民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可以進行正當的防衛,這是法律賦予公民對抗犯罪的一種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二、正當防衛的特征
1,正當防衛是目的正當性和行為的防衛性的統一。
目的正當性是指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的防衛性是指正當防衛是在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同不法侵害作斗爭的行為。他既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種權利,又是公民在道義上應盡的義務,是一種正義行為,應受到法律的保護。目的正當性與行為的防衛性具有密切的聯系。首先,目的的正當性制約著行為的防衛性。其次,行為的防衛性體現著目的的正當性,是目的正當性的客觀表現。
2,正當防衛是主觀的防衛意圖和客觀上的防衛行為的統一。
防衛意圖,是指防衛人意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而決意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的心理狀態。正當防衛在客觀上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生或者財產的損害,因此具有犯罪的外觀。但是,正當防衛與犯罪具有本質的區別我們只有看到正當防衛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國家和其他合法權益的本質,才能真正把握住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的依據。
3,正當防衛是社會政治評價和法律評價的統一。
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且客觀上具有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的性質。因此,正當防衛沒有法益侵害性,這是我國刑法對正當防衛的肯定的社會政治評價;正當防衛不具備犯罪構成,沒有刑事違法性,因此,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這是我國刑法對正當防衛的肯定的法律評價。在這個意義上說,正當防衛是排除社會危害性和阻止刑事違法性的統一。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規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1999年9月1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試行)》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涉嫌利用職權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非法拘禁持續時間超過二十四小時的、
2、三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三人以上的
3、非法拘禁他人,并實施捆綁、毆打、侮辱等行為的
4、非法拘禁,致人傷殘、死亡、精神失常的,
5、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6、司法工作人員對明知是無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非法拘禁可以進行正當防衛嗎”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公民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可以進行正當的防衛,這是法律賦予公民對抗犯罪的一種權利。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受讓是什么意思
2020-12-04司法鑒定人應履行的義務
2021-02-22對重婚罪如何立案追究
2020-12-03攝影作品著作權侵權投訴程序
2020-11-30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酒后溺亡意外保險賠嗎,哪些情況意外險不賠
2021-01-02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對夫妻保單業務的影響有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