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罪的行為表現
綁架罪,是指勒索財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根據《刑法》第239條的規定,綁架罪的表現形式具體有以下三種:
1、以勒索財物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他人的行為;現實中常見的犯罪形式多為犯罪分子綁架他人實施控制后,向其近親屬索要財物的行為。
2、基于財物以外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如犯罪分子搶劫作案后,劫持人質,要求警方讓其離開犯罪現場的行為。
3、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行為。主觀表現為故意綁架他人作人質,威脅、要挾達到犯罪目的,這種犯罪目的,即是指向勒索財物,也有政治目的、個人目的或恐怖活動等目的,而如果以財物為目的的,必須是勒索財物的行為,也即強行索要財物的行為。其侵害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公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1979年刑法沒有專門規定此罪名。綁架罪罪名源于199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嚴懲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第2條第3款規定了“綁架勒索罪”。1997年修訂刑法時對罪狀作了修改和補充,因而將罪名相應地改為“綁架罪”。
刑法第239條規定: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犯前款罪,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處罰。
綁架這種事情必須及時的進行發現,然后立即報警,以免被害人遭遇其他的行為,這樣就不能挽回損失了,一般情況下綁架會被處10年有期徒刑。如果你需要這方面的法律幫助,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碰撞痕跡鑒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2021-01-19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大貨車盲區肇事未發現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則有什么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