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最輕量刑是什么
根據(jù)《刑法》第234條的規(guī)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jié)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
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故意殺人(既遂)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區(qū)別在于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如果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殺人,那么就成立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傷害,雖然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但是也僅成立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
法律依據(jù):《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情形
故意傷害致死的成立,客觀上要求傷害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對死亡沒有故意,但具有預見可能性。既然是傷害致死,當然應將死亡者限定為傷害的對象,即只有導致傷害的對象死亡時才能認定為傷害致死。但對于傷害的對象不能作僵硬的理解,尤其應注意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
簡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jù)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fā)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jù)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guī)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fā)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fā)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在故意傷害的情況下,不管最終造成的結果如何,其實行為人都是需要對受害人作出民事賠償?shù)摹6鴺嫵?a href='http://www.bjxgfjob.com/fanzui/23.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刑事犯罪的情況下,如果可以積極的進行賠償,爭取到受害人及其家屬的諒解,那么這對最終的判刑也是會有影響,法官往往都是會酌情考慮這一情節(jié)的。
2020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
故意傷害致死量刑是怎樣的
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罪的區(qū)別有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債的擔保,債的擔保的類別有哪些
2021-02-22涉外離婚到哪兒去起訴
2021-03-03抽逃注冊資金罪的認定和判刑
2021-01-02車輛與狗碰撞屬交通事故嗎
2020-12-03什么叫第三者責任險?
2021-03-06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職業(yè)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未成年精神病人監(jiān)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公民個人財產(chǎn)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xié)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