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并非所有的用放火方法實施的犯罪行為都構成放火罪,關鍵是要看放火行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那么,我國法律規定放火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呢?如果行為人涉嫌該罪,就要立案偵查。那放火罪立案標準是什么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放火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放火罪的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也就是說放火行為一經實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數人的傷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財產遭受難以預料的重大損失。
本罪侵犯的對象,主要是公私建筑物或者是其他公私財物。實施的對象包括工廠、礦山、油田、港口、倉庫、住宅、森林、農場、牧場、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財物。這里所說的其他公私財物是指上述公私財物以外的,但性質與其相似的,比較重大的公私財物,而不是指上述公私財物以外的一切公私財物。
2、放火罪的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所謂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財物燃燒的行為。放火的行為方式,可以是作為,即用各種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財物點燃;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災發生的義務,放任火災的發生。
放火行為必須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雖然實施了放火行為,但從放火焚燒的對象、時間、地點、環境等方面考察,確實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性,不構成放火罪。如果情節嚴重,需要刑罰處罰的,構成什么罪就定什么罪。
3、放火罪的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由于放火罪社會危害性很大,所以本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放火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4、放火罪的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為會引起火災,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二、放火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根據刑法114條、115條第一款的規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應當立案追究。國家林業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發布實施的《關于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管轄及立案標準》規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災的都應當立案。
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2、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3、造成十戶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資料燒毀的;
4、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二公頃以上為重大案件,或者過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積十公頃以上的為特別重大案件;
5、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本條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十五條規定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按照國家林業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確定。
閱讀了上文之后,大家應該知道放火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吧。應注意的是,如果行為人實施放火行為,而將火勢有效地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沒有危害也不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就不構成放火罪,而應根據案件具體情節,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或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等。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哪些犯罪可能被判無期徒刑?
如何認定共同犯罪成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不破租賃的限制使用
2021-03-07訂婚當天互換禮物屬于彩禮嗎
2020-11-13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公眾號摘抄一段話會不會侵權
2020-12-29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申請出國結婚需哪些證明材料
2021-01-02約定競業禁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口頭約定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有效嗎
2020-12-20公司拆遷補償款如何合理交稅
2020-12-02拆遷房老人去世房產證改名流程是什么
2021-01-28城市舊房拆遷中補償是多少,如何安置分配
2020-11-25戶口所在地拆遷但沒有房產是否賠償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