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贈受領人要書面接受遺贈嗎
受遺贈人可以通過書面或者口頭或者方式接受遺贈。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在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審判實踐中以采取從寬原則為宜,即只要有證據證明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確有接受遺贈的真實意思表示即可,而不論意思表示之相對人是否是繼承人、遺囑執行人、遺產管理人等利害關系人。特別是在受遺贈人無法聯系到繼承人等利害關系人的時候,應允許通過公證等其他方式固定其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一方面有利于受遺贈人方便地行使權利,防止因法律規定的模糊導致行使權利的不暢。另一方面,若在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要求受遺贈人必須以特定人為意思表示,對受遺贈人要求過于苛刻,而且可能會導致受遺贈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喪失權益。再次,體現了對遺贈人和受遺贈人真實意愿的尊重,尤其是遺贈人的意愿.不應當被輕易變更。
接受遺贈的表示有哪些種類
1、向部分繼承人作出接受遺贈的口頭表示;
2、出示接受遺贈確認書等書面文件;
3、通過公證的方式表示;
4、實際占有房屋即可視為接受遺贈;
5、向法院提起訴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
(三)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
(四)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證明不是共同債務
2021-02-02拆遷協議當時不給算違法嗎
2020-12-02施工損毀道路致行人損害應該由誰擔責
2021-01-23行政處罰超過多長時間不再罰
2020-12-17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