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贈受領人要書面接受遺贈嗎
受遺贈人可以通過書面或者口頭或者方式接受遺贈。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chǎn)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nèi),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在法無明文規(guī)定的情況下,審判實踐中以采取從寬原則為宜,即只要有證據(jù)證明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nèi)確有接受遺贈的真實意思表示即可,而不論意思表示之相對人是否是繼承人、遺囑執(zhí)行人、遺產(chǎn)管理人等利害關系人。特別是在受遺贈人無法聯(lián)系到繼承人等利害關系人的時候,應允許通過公證等其他方式固定其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一方面有利于受遺贈人方便地行使權利,防止因法律規(guī)定的模糊導致行使權利的不暢。另一方面,若在法無明文規(guī)定的情況下,要求受遺贈人必須以特定人為意思表示,對受遺贈人要求過于苛刻,而且可能會導致受遺贈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喪失權益。再次,體現(xiàn)了對遺贈人和受遺贈人真實意愿的尊重,尤其是遺贈人的意愿.不應當被輕易變更。
接受遺贈的表示有哪些種類
1、向部分繼承人作出接受遺贈的口頭表示;
2、出示接受遺贈確認書等書面文件;
3、通過公證的方式表示;
4、實際占有房屋即可視為接受遺贈;
5、向法院提起訴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chǎn)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
(三)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
(四)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chǎn);
(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chǎn)。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chǎn)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nèi),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wǎng)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機構及公證員的哪些為違法行為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3涉外離婚子女撫養(yǎng)問題
2021-02-02訂金與定金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1-02-0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簽訂婚姻財產(chǎn)協(xié)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商業(yè)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房地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商與投資商的區(qū)別
2020-12-08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勞動爭議調(diào)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nèi)解決
2020-11-22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保險公司可以以統(tǒng)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海上貨運保險承保范圍有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