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防衛過當的刑事責任,防衛過當構成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防衛過當的刑事責任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定罪
防衛過當不是具體的獨立的罪名,它只是表明防衛行為的性質,對構成何罪沒有決定性的影響,刑法也沒有專門條款規定防衛過當的罪名和具體適用的法定刑,因而不能定所謂的“防衛過當罪”。有些學者主張,應在罪名前冠以防衛過當加以限制,如“防衛過當過失致死罪”、“防衛過當致人重傷罪”等,以示區別于一般的犯罪,這種做法也沒有充足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使罪名的表達徒添蛇足,應當根據防衛人的主觀上的罪過形式及客觀上造成的具體危害結果,觸犯了刑法分則哪個條款規定的罪,就按哪一條的罪名定罪,如防衛人過失造成不法侵害重傷、死亡的,則分別定為過失重傷罪或者過失致人死亡罪。如防衛人基于間接故意造成不法侵害人傷害、死亡的,則分別定為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防衛過當,只是作人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量刑情節考慮。
量刑
對于防衛過當的量刑,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至于在什么情況下減輕處罰,什么情況下免除處罰,刑法沒有明文規定。
根據司法實踐,對防衛過當行為裁量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時,應綜合考慮以下情況:
(1)防衛行為的起因;
(2)防衛所保護利益的性質;
(3)防衛過當所明顯超過限度的程度及造成危害的輕重;
(4)防衛人主觀上的罪過形式及當時的處境;
(5)造成防衛過當的原因。
對防衛過當的犯罪人,在處理時應當正確適用刑法分則的有關條款,依法酌情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從審判實踐看,對防衛過當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或者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分別按照刑法典第235條和233條規定的相應量刑幅度減輕處罰;如果具備緩刑條件,可以使用緩刑;如果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應當免除處罰。對于構成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的,分別按照刑法典第234條和第232條規定的相應量刑幅度應當減輕處罰;如果具備緩刑條件的,可以適用緩刑;如果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應當免除處罰。
應當指出,對于防衛行為雖然造成不應有的重大損害,但客觀事實能夠證明防衛人主觀上確實不具有故意,也不具有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的,屬于意外事件,不應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對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是因為防衛過當的防衛人主觀上是出于為了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的動機,其主觀惡性小,其客觀上是在進行防衛的前提下造成的損害結果,所以只應對造成的重大損害承擔刑事責任。防衛過當的主客觀因素決定了其社會危害性較通常犯罪的危害性小,刑法對防衛過當的處罰原則,體現了罪行相適應的原則,從審判實踐看,防衛不法侵害超過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損害的情況是極為復雜的,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事實和情節進行具體的分析,確定是減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一般來說,對防衛過當致人輕傷的依法不負刑事責任,如果具備緩刑的,可以適用緩刑,如果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究竟是減輕還是免除處罰以及如何減輕處罰則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防衛目的,為保護國家、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而防衛過當,比為保護自己合法權益而防衛過當處罰應更輕。
(2)過當程度,比較行為的危險程度與防衛必要的最低限度,即考慮采用其他輕微防衛手段的容易程度,防衛過當所造成的損害差距越輕微,處罰相應輕微,嚴重過當,處罰相對較重。
(3)罪過形式,按疏忽大意的過失,過于自信的過失,間接故意等罪過形式的先后,減輕乃至免除處罰的幅度應是依法遞減。
(4)權益的均衡性及其性質,比較所要侵害的權益與所要保護的權益,是否明顯有失均衡,為保護重大權益而防衛過當,比為保護較小權益而防衛過當,處罰應當更輕。
(5)考慮侵害者不正當程度,例如,防衛以采用重大侵害方式,所侵害的利益超出應保護的利益的正當防衛,只有其他手段相當困難的情況下,才可能認可其必然性。
總而言之,研究防衛過當是為司法實踐提供理論依據,從鼓勵公民、勇于同不法侵害者作斗爭的角度出發,能夠提高公民與不法侵害者做斗爭的積極性,對維護社會秩序具有積極作用。
不法侵害的客觀情況
①不法侵害人的侵害能力。不法侵害人的侵害能力包括“不法侵害人的性別、年齡、人數、體魄、力量等能夠決定侵害程度的客觀能力特征。按照一般常識即使是同樣性質的侵害行為,也會因侵害者的條件不同導致不同侵害結果?!边@里要充分考慮到防衛人和侵害人之間的力量對比。當防衛人與侵害人的力量相比明顯處于劣勢的情況下,不能夠要求防衛人采取的防衛手段一定要與侵害人機械地對等。
②不法侵害所侵害權益的性質。不法侵害侵犯的權益包括人身權益及財產權益。一般而言,侵犯人身權益的行為較侵犯財產權益的行為危害更大,侵犯生命權的行為較侵犯健康權的危險更大,因此針對前者可采用的防衛強度也可以更高。
③不法侵害的手段。不法侵害的手段包括不法侵害人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犯罪客體相同的行為,防衛人可采取的防衛強度因侵害的手段不同而不同。例如,同樣故意傷害的行為,侵害人持有管制刀具和棍棒的侵害強度明顯不同,前者的社會危害性更大,因此可允許的防衛強度高于后者。
④不法侵害的緊迫程度。迫在眉睫、來勢兇猛的不法侵害比相對緩和的不法侵害強度要大。例如甲曾揚言要教訓乙,某日乙回家時發現甲正持鐵棍在其家門前等候,此時乙面對不法侵害時較突如其來的毆打準備更為充分,因此可采取的防衛強度也相應低于后者。
上文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了防衛過當的刑事發條,可見我國對防衛過當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雖然防衛過當不是刑事犯罪,但是也不能肆意的防衛,也不能憑私欲防衛。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舊《專利費減辦法》的不同之處
2021-03-11新三板精選層如何開戶
2020-12-09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保戶須知
2021-03-25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土地轉讓免費怎么寫
2020-11-17農村拆遷補償,宅基地和房屋是分開補償嗎
2021-02-06村干部侵吞征地拆遷補償款能否以貪污罪定罪處罰
2021-02-21宅基地上的房屋倒塌了怎么申請重建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