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過失殺人
過失殺人是指非故意或預謀的殺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殺人、是指由于普通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利。客觀方面表現為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只有發生了過失致人死亡的結果才構成本罪。主觀方面,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主體是已滿16周歲的自然人。對過失重傷進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應直接定過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定過失致人重傷罪,即使過失致人重傷中不包括致人死亡的情況。
二、過于自信是過失殺人的主觀意思嗎
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人不僅不希望發生這種結果,而且是完全反對這種結果的發生,相信是可以避免的,發生這種結果是違背其主觀意愿的,出乎其意料之外的。過于自信的過失中,行為人認為危害結果不會發生,具有一定主客觀條件為依據的,只是對這些條件的作用作了輕率的、過高的估計,誤認為憑這些條件完全可以避免發生危害結果。
三、過失殺人罪的構成
1、過失犯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主體。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發育尚不成熟,知識水平及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和認識能力、對自身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的認識,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他們是限制行為能力(含責任能力)人,因此,法律上不要求他們對過失行為負刑事責任。
2、過失犯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預見是法律對行為人實施某種有意識的行為時,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主觀認識上的要求。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已經預見,但卻輕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
3、過失犯罪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維持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均具有社會危害性,應受刑法打擊。本法第232條規定故意殺人罪。本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4、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本罪,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索;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為人必須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
(3)從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
上述就是小編對“過于自信是過失殺人的主觀意思嗎”問題進行的解答,過于自信并非過失殺人的主觀意思,行為人不僅不希望發生這種結果,而且是完全反對這種結果的發生,發生這種結果是違背其主觀意愿的。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司法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4行政訴訟原告如何申請陪審團
2021-01-19子公司股權轉讓需要母公司股東會決議嗎
2021-01-30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刑事救濟
2021-02-07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2021-03-04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及交通事故處理的期限
2020-11-25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