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拘役時間是多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與其它犯罪事實的認定界限
(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與妨害公務罪的界限
首先,妨害公務罪指向的對象是依法執行職務的國家工作人員。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指向的對象是已生效的判決、裁定;其次,妨害公務罪的方法必須是用暴力、威脅的方法,而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不要求用這種方法。但是,在實踐中,有的當事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往往表現為司法工作人員到現場強制執行判決、裁定時(如強制拆除違章建筑、強制搬遷時),當事人用對執行人員實施暴力的方法阻礙執行,這既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又具有妨害公務的特征,通常認為,對執行人員使用暴力,目的是阻礙執行判決、裁定,因此,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更為恰當。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與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的界限
當事人以暴力阻止司法工作人員執行判決、裁定,其暴力程度應以造成輕傷害為限度,如果行為人在抗拒判決、裁定執行過程中將執行人員或協助執行人員打成重傷甚至殺害的,則應按牽連犯的原則,從一重罪按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處理。
(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與提出申訴的界限
當事人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依法具有提出申訴的權利。有些當事人在提出申訴時不冷靜,可能會對有關執行機關的人員發生頂撞,只要他未抗拒執行判決、裁定的,就不能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論處。如果是因為原判決失當或者當事人客觀上確有困難,致使判決無法執行的,不能對當事人定罪,而應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對原判決作適當改變。如果由于執行人員執行手續不完備,態度蠻橫粗暴等工作錯誤而導致當事人制執行判決、裁定的,也不宜對當事人定罪。而應在糾正執行人員工作錯誤的基礎上再執行判決、裁定,對于行為人只是消極地不執行判決、裁定或者抗拒執行情節輕微的,也不應作為犯罪處理的,而應先行教育,進而可強制執行。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行為,顯然是不履行當事人的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具體情況下可以基于實際造成的違法行為而定。公民在被法院判決后,應當主動積極的履行相關法律責任和義務,拒不執行的應當按照法律上規定的程序來進行判決。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公開宣判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動遷評估大約評估幾次
2021-03-21企業債權債務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2020-12-16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