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規責原則是什么?
國家賠償規責原則是:國家賠償歸責原則是違法原則。國家賠償歸責原則是指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依據和標準,即以何種標準判斷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違法原則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違反歸責法律造成他人權益損害的,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即以行為違法為歸責標準,而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因為國家活動是運用強制權力的活動,強制他人意味著影響其權益,合法影響權益是每一個公民享受公共利益要承受的負擔,只有當這種影響違法之時,才構成對他人權益的損害,對此國家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對國家賠償的違法歸責原則中的“違法”應作廣義的理解:不僅指違反實定法,還包括違反法的基本原則;不僅指違反法律上對國家機關的要求,還包括違反法律對公民合法權益的確定。總之,只要能夠證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違法或公民合法權益遭受損害即可依法請求國家賠償。
二、國家賠償與民事賠償的區別是什么?
國家賠償是從民事賠償發展而來的,因此兩者有許多共通之處。但是,國家賠償是獨立于民事賠償的自成體系的法律制度,兩者的區別可概括為:
(1)賠償發生的原因不同。國家賠償由國家侵權行為引起;而民事賠償由民事侵權行為引起。(《民法通則》規定的公務侵權與國家公權力的行使有關,公務侵權的民事責任實際適用《國家賠償法》的規定。)
(2)賠償主體不同。國家賠償的主體是抽象的國家,具體的賠償義務由國家賠償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履行。賠償主體與賠償義務人相互分離。而民事賠償的主體通常是具體的民事違法行為人,賠償主體與賠償義務人相一致。
(3)賠償的歸責原則不同。國家賠償的歸責原則是違法原則,而民事賠償的歸責原則體系由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構成。
(4)賠償程序不同。國家賠償的程序較民事賠償更為復雜,其區別在于:首先,在提起國家賠償訴訟之前,除在行政訴訟中一并提起賠償外,請求人應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即實行賠償義務機關決定前置原則,不經該決定程序,法院不予受理,而在民事賠償程序中,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賠償請求,無須經過前置程序。其次,證據規則不同。國家賠償一般實行“初步證明”規則,即賠償請求人首先要證明損害已經發生,并且該損害第由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所引起,繼而,證明責任轉移到被告,而在民事賠償訴訟程序中則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據規則。
我國實行國家賠償的目的在于對錯判或者誤判的相關情況,或者歷史遺留問題造成人員傷亡的,可以由國家的名義進行合法的補償,也明確規定了規責的原則是違法行為,所以具體的國家賠償的認定標準及相關情況需要由司法機關根據當事人的實際情況來認定,避免再次出現認定錯誤的情況。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最新國家賠償法司法解釋全文
國家賠償再審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實繳出資
2020-12-28擔保公司搶車警察追回的案例分析
2021-03-14路邊停車方向不一樣會違章嗎
2020-12-14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新三板定向增發的流程
2020-11-28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