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與民事賠償的主要區別有哪些?
1、兩者的賠償主體不同。
國家賠償的主體是國家,即國家是賠償責任的承擔者,但具體的賠償義務由法定賠償義務機關履行,民事賠償的主體是民事主體,賠償主體與賠償義務人是一致的。
2、兩種賠償發生的基礎不同。
國家賠償發生在國家權力的動作過程中,由國家侵權行為引起;而民事賠償則由發事侵權行為引起,發生在民事活動中,與公共權力的動作無關。
3、兩種賠償的歸責原則不同。
國家賠償的歸責原則主要是違法原則,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即國家賠償以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的行為違法為前提。而民事賠償的歸責原則主要是過錯原則,即以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基本前提。此外,在民事賠償中還確立了無過錯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作為過錯原則的補充。
4、兩種賠償的程序不同。
國家賠償的程序較為復雜,分為行政賠償程序和刑事賠償和程序,它和民事賠償程序相比,有二點顯著區別:
首先,在提起國家賠償訴訟之前,除在行政訴訟中附帶提起賠償外,請求人應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即實行賠償義務的機關決定前置原則,不經該決定程序,法院不予受理。而民事賠償中,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賠償請求,無需經過任何前置程序。
其次,證據規則不同,國家賠償一般實行“初步證明”規則,即賠償請求人首先要證明損害已經發生,并且該損害系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所引起,繼而,證明責任轉移到被告,被告即國家機關要證明引起損害的行為合法或從未實施該行為等有得于自己的證據;而民事賠償訴訟中則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據規則。
5、兩者的賠償范圍不同。
國家賠償主要限于物質損害的賠償,精神損害原則上不予賠償;對物質損害的賠償以直接損失為限,不包括間接損失。而民事賠償既包括對物損害的賠償,也包括對精神損害的賠償,對物質損害的賠償不以直接損失為限,也包括間接損失。
6、兩者的賠償方式不同。
國家賠償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賠償方式;而民事賠償既可以采取金錢賠償方式,也可以采取恢復原狀等方式。
綜合上面所說的,國家賠償與民事賠償兩種賠償的區別是特別大的,而且這兩種賠償一種是國家給予賠償,一種是公民給予受害者的賠償,所以,不同的賠償所處理的方式都會不一樣,但不管是申請什么賠償的時候一定要找出相關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是可以得到這筆錢的。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超期羈押國家賠償標準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犯罪過了追訴時效期限怎么辦
2021-03-24企業征地流程有哪些
2021-03-20人身損害鑒定標準
2021-02-05持有假護照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24工傷醫藥費幾個月可以報
2020-12-13商標法對商標侵權行為有何規定
2020-12-30交通事故私了不成只有人證能起訴嗎
2021-03-26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嗎
2020-12-05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調崗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5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