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的概念是什么?
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
根據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賠償一般包括行政賠償、刑事賠償。
2018年5月16日,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下發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刑事申訴檢察部門在辦理自身作為賠償義務機關的國家賠償案件時,執行新的日賠償標準284.74元。
國家賠償,又稱國家侵權損害賠償,是由國家對于行使公權利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的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于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根據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決定》修正。該法第2條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二、國家賠償與國家補償的區別
國家補償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因其合法行為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的損失,國家對其給予彌補的制度。國家補償責任在國家賠償責任之前就已經存在。其與國家賠償的區別為:
1、兩者發生的基礎不同。國家賠償由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引起,以違法為前提;國家補償由國家的合法行為引起,不以違法為前提。
2、兩者性質不同。國家補償的根本屬性在于國家對特定受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損失的填補,旨在求得因公共利益而遭受特別損失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補救,以體現其與普通公眾間的利益平衡,并不意味著任何對國家的非難。這可以說是兩者最主要的區別。
3、時間要求不同。國家賠償責任的前提條件是損害的實際發生,即先有損害,后有賠償;而國家補償即可以在損害發生之前進行,也可以在損害發生之后進行。
4、兩者承擔責任的方式不同。國家賠償責任以金錢賠償為原則,以恢復原狀,返還財產等方式為輔;國家補償責任多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
5、工作人員的責任不同。國家賠償制度中有追償制度。在國家賠償了受害人的損失以后要向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作出違法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追償,但是國家補償制度中沒有追償制度。
國家賠償主要包括兩部分,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造成國家賠償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國家行使職權,給公民造成了損害。需要注意的是,國家賠償和國家補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兩者在發生基礎、時間、性質等發面都有不同,需要仔細區分。
國家賠償訴訟判決書中的行政賠償判決書怎么寫?
國家賠償再審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冤案國家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委移送檢察院案件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8政府法律顧問的聘書怎么寫
2020-12-30轉讓專利權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13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交通事故之后申請傷殘鑒定有哪些必要的步驟
2020-11-14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喪失繼承權會造成哪些影響
2020-12-06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