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簡單來說就是國家機關,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由于履行國家職權時給其他公民造成人身及財產損失、傷害,國家依法進行賠償。具體分為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兩種,首先行政賠償主要是區別于刑事責任以外的賠償方式,大致包括行政拘留、過度執法、財產凍結、資金處罰等非刑事責任的事項。刑事賠償相對而言影響會嚴重一些,例如誤判冤假錯案、刑訊逼供、因執法造成他人受到嚴重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行為。此類賠償主要針對刑事案件居多一些。
那么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怎么確定國家賠償責任是有相關前提條件的,首先就是造成賠償責任的主體責任人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并且是在依法執行公務或職權時造成的,也就是說哪怕是國家公職人員如果并非執行公務和職權期間,以個人名義造成責任的并不算作國家賠償;其次要確定是由于過失執法或過度執法,明確給他人帶來人身傷害和經濟損失的。也可以理解為,因抗拒執法或抗拒公職人員行使職權造成的損失不屬于賠償范圍。最后若是有其他特殊法律規定情形下,造成的損失也不屬于賠償范圍。在確定國家賠償責任前必須先滿足以上三點前提條件。
在確定了屬于國家賠償范圍內,也滿足前提條件的情況下受到利益損害的當事公民,根據具體受到的損害屬于行政賠償范圍還是刑事賠償范圍可以向相關部門進行申訴并要求賠償。需要區分的是進行賠償義務政府部門分按照責任為幾種,分別是由單獨某部門行使職權造成賠償的由該部門獨立進行賠償;有兩個以上共同造成賠償責任的則共同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此類情況下較為復雜需要多方協商解決;受委托授權的機構和組織在行使職權時造成公民損失的由委托的部門進行賠償;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使職權時造成損失的則由被授權方進行賠償;若造成損失的職能部門合并或撤銷則由繼續行使該職權的部門代為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全文
國家賠償法受害人什么情況下可獲賠償
國家賠償最低標準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造謠需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05哪些房產糾紛可向法院起訴
2021-02-13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商標駁回復審期限要多久
2021-01-11被擔保合同是什么
2020-11-17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2021-03-04買賣二手房違約法院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16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