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保候審的申請。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犯罪嫌疑人聘請的律師,有權提出取保候審的申請。
2、取保候審的決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審的申請書后,應當在7天之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檢察院檢察長或者人民法院院長批準,并簽發《取保候審決定書》和《執行取保候審通知書》,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
3、取保候審的執行。取保候審的執行機關為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在執行時,應當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讀《取保候審決定書》,并令其簽名或蓋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審期間應當遵守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的,取保候審期間屆滿以后,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將保證金退還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證人解除擔保。
4、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在取保候審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取保候審的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了有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或者案件已經辦結的,原決定機關應當作出撤銷取保候審的決定,并通知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
非法拘禁罪能否取保候審
根據刑法第238條第1款、第2款的規定,犯非法拘禁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犯非法拘禁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條、第232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具體能否保釋及量刑要看具體情節和在行為中所起的作用。
如符合法定條件,非法拘禁罪也可能被取保候審。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五十二條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
如果取保候審期限屆滿的,當事人是可以申請變更或者解除強制措施。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家監察委是行政監督嗎
2020-11-242019個人合伙的法律規定
2020-12-17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
2021-01-30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