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立案標準
以營利為目的組織他人進行收購人體器官、出賣人體器官的行為應當納入本罪的范疇,構成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
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構成要件
一、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方面應該是故意,過失不能構成本罪。我國著名刑法學者趙*志教授認為,此處的故意應該界定為直接故意,而不是間接故意。他認為,組織他人出賣人體器官者在實施此種行為是明知的,并且希望組織行為和出賣行為的順利進行。組織行為在本質上對于法益的侵害性持持積極的態度,與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希望”-對危害后果積極追求的心態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然而“放任”則持的是一種“聽之任之”的心理態度,與“組織行為”的積極性相沖突。筆者也贊成趙*志教授的觀點。本罪中的“組織”和“出賣”行為都是一種積極的作為,對于犯罪結果更是積極追求,并不是置之不理的,因此對于故意應該縮小為直接故意比較合適。
二、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具有雙重性。組織他人出賣人體器官的行為,既侵犯了器官出賣者的身體健康權,也危害了國家有關器官移植的醫療管理秩序。一方面組織他人出賣人體器官者,把他人的器官當做商品進行買賣,進行交易,損害了他人身體健康完整權,盡管本罪成立的前提之一是必須得到器官出賣者本人的同意,但這并不能阻卻該組織行為的違法性。人體器官作為本罪的犯罪對象,不同于市場中的交易物品,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是無價的,對人體器官進行買賣也是對社會風俗的一種侵害:另一方面,國家對于器官移植都有明文規定,都有一定的程序來進行保障,組織出賣人體器官不利于醫療管理秩序的維護,是對這種秩序的破壞。盡管《刑法修正案(八)》將本罪納入分則第4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更多的是保護器官出賣者的身體健康權,但筆者認為本罪更重要的是危害了國家器官移植的醫療管理程序。
折疊客觀要件本罪的客觀方面是組織他人進行出賣人體器官的行為。在這里有需要對“組織”“出賣”“人體器官”三個詞語需要進行分析,這也是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關鍵。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是指在征得被害人同意或者承諾,組織出賣人體器官以獲得非法利益。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請求交通賠償需要的證據是什么
2020-12-18破產債權的內容
2021-02-16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已經離婚了還算婚姻糾紛嗎
2020-11-09婚前財產約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6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治安管理處罰有哪些種類
2021-01-04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