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24歲青年李*江結婚當天,根據當地習俗,被幾個年輕小伙從背部、后腦勺狠狠“抽打”,然而就在婚禮結束第三天,李*江感到身體不適。在婚禮儀式的42天后,年僅24歲的李*江終因搶救無效身亡。
鬧伴娘:全身被扒光,痛不欲生險自殺
16歲的高中生小麗(化名)應同學之邀,為其哥哥的婚禮做伴娘。讓她沒想到的是,十幾名男子在“鬧伴娘”時,扒光了她的衣服,隨后在她身上亂摸,給她身心帶來重創。事發后,小麗多次試圖自殺,幸好及時被人攔住,才避免了悲劇發生。
鬧父母:新郎父母被扮成拉車的驢
河南一婚禮現場,迎親現場新郎的父母親被扮成拉車的驢,新郎新娘卻坐在保時捷跑車里,周圍的群眾拿著手機拍照取樂。按照當地的習俗,男方家娶媳婦,公公婆婆要裝扮成拉車的毛驢,邊拉車的同時旁邊還要有人拿鞭子抽趕,一直把新媳婦拉到家門口。
網友:正常結個婚會死嗎?
對于頻頻出現的惡俗“鬧婚”,網友紛紛表示無法接受,“結婚本來是神圣莊嚴的,這么一鬧,怕是結完婚人已經瘋了。”“會玩,但一點沒意思,正常結個婚會死嗎?”“這結個婚也太不容易了。”
專家:鬧鬧無可厚非,注意“臨界點”
民俗專家介紹,“鬧婚”其實由來已久,古時候老百姓結婚多是盲婚啞嫁,很多人都缺少婚前交往,為了緩解新婚夫妻間的尷尬氣氛,幫助他們更快進入夫妻角色,才逐漸有了“婚鬧”“鬧洞房”之類的說法。但現如今一些婚禮低俗化的不文明現象,引起了社會對“鬧婚”是否還應存在的爭論,為誰鬧、怎么鬧、鬧了誰,都很難拿捏。現在的年輕人因為思想活躍開放,把握不住婚鬧的“臨界點”,所以才發生了很多惡性事件。
婚俗陋習為何愈演愈烈?
近年來,從農村到城市、從普通民眾到明星富豪的婚禮上,低俗“婚鬧”愈演愈烈,且有越來越無下限趨勢。究其原因,無外乎三個方面:其一,社會“泛娛樂化”“娛樂無下限”等不良風氣蔓延,一些婚禮失去了原有的祝福意義及莊嚴的儀式形式,變成了娛樂鬧劇,給了“鬧婚”者胡鬧的“底氣”。其二,新人及家屬受到所謂“習俗”的文化裹挾,面對親友以“鬧婚”為名的胡鬧和折磨不敢拒絕,只能強顏歡笑逆來順受,增添了“鬧婚”者胡鬧的“勇氣”。其三,部分圍觀者或抱著“看客心態”推波助瀾,或抱著“有便宜不占白不占”“法不責眾”的從眾心態加入其中,助長了“鬧婚”者胡鬧的“匪氣”。
結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婚禮更是要熱熱鬧鬧才顯得喜慶,也就有了鬧公婆、鬧新郎、鬧新娘等傳統習俗。婚禮上為難一下新郎、新娘,通過做游戲搞怪活躍一下氣氛也顯得熱鬧,但一旦過了頭變了味,就違背了習俗的本意,如果突破法律的底線,那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喜事也就變成了壞事。傳統習俗不能成為違法的借口,更不是施害者的保護傘。
【法律解讀】
如何根除不良婚俗
抵制低俗“鬧婚”,不能僅靠個體的“自我救贖”,更要靠社會矯正。:一是要加強對“陋習婚俗”、“偽婚俗”的監管,明確政府文化引導的主體責任,幫助民眾樹立正確的習俗觀念。二是要加強引導,在婚姻登記處等涉及到婚禮的政府部門要做到正確引導和提醒。三是對服務行業的規范,在從事婚慶服務的企業和機構中廣泛宣傳文明婚禮的觀念。多方入手,多管齊下,把婚俗陋習矯正到文明和諧的傳統婚俗文化正常軌道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的處理
2021-03-09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1-01-30形式發票要列舉清楚哪些內容
2021-03-18死刑有哪些情況下可判處死緩
2021-02-25不動產權證書辦理費用是怎樣的
2020-12-01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2020
2020-12-04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最新房地產法
2021-01-03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