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據:《刑法》
第二十四條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種類
(一)根據其發生的時空范圍,可分為預備中止、未實行終了的中止以及實行終了的中止。
1、預備中止
即發生在預備階段的中止,如為殺人買刀后中止。
2、未實行終了的中止
即發生在行為尚未實行終了時的中止,如強奸行為人基于被害人的說服而停止犯罪。
3、實行終了的中止
即發生在犯罪行為實行終了的中止。如投毒殺人等。
(二)根據行為人是否以積極的行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為,可分為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
1、消極中止
消極中止是指自動的放棄犯罪。
2、積極中止
積極中止是指行為已經實行終了但結果尚未發生的情況下,有效的防止結果的發生的中止。
三、共同犯罪
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動中止犯罪的行為。應當視情況區別對待:
(一)在簡單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實行犯,共犯中有一人決定中止后,然后極力勸說其他人放棄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勸告,放棄本來可以繼續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雖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由于不具備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作為中止犯認定,只能在量刑時酌輕。不過有一種情況,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斷自己先前行為與犯罪的聯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來發生危害結果,仍然可以認定為中止。
(二)在復雜共同犯罪中,實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應認定為未遂的教唆;幫助犯有一定的從屬性,實行犯中止犯罪,幫助犯不知道,對其應按照犯罪預備認定,反過來,教唆犯、幫助犯要中止犯罪,對教唆犯來講,必須阻止實行犯實施犯罪,使實行犯打消犯罪的念頭,才構成中止,而幫助犯應采取有效措施,抵消自己的幫助行為對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
(三)中止犯如果向有關機關報告,司法機關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應認定為中止。
綜合以上問題,可以看出,犯罪中止理解和認定的難度,隨著刑法學理解研究的深入以及司法實踐的總結完善,相信對犯罪中止的模糊認識最終會消除。
我國的法律規定,一旦認定這類人員具有相關的犯罪中止行為時,可以適當的減輕對這類人員人員的處罰。相關的犯罪人員還應對這類案件的受害者進行賠償,得到這類人員的諒解,保護我國社會的合法權益進行辦理案件。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非法拘禁罪共同犯罪中止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遺囑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2-08公司被起訴股東清償責任怎么分配
2021-01-22一房二賣糾紛該怎么做
2020-12-27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