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頭恐嚇判幾年對這類違法人員進行處罰
口頭恐嚇構成尋釁滋事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fā)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二、恐嚇罪
恐嚇罪,是指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恐嚇他人,對他人的安全產生危險的犯罪行為。臺灣刑法中妨害自由罪的一種。構成要件如下:
(1)本罪所侵害的法益是個人日常生活的安寧以及生活安全不受他人恐嚇的自由。
(2)本罪的行為客體是單個的自然人。
(3)本罪的行為是恐嚇,即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等事通知他人,使其產生畏懼。加害內容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等事項為限。行為人只要客觀上將加害內容通知他人即為已足,不論行為人主觀上是否真有實現(xiàn)加害的意圖。行為人所通知的惡害必須為行為人所能左右控制,而且在客觀上,一般人均認為足以造成危害。恐嚇行為必須以直接或確定的間接方式,不包括不確定的間接方式。所謂確定的間接,是指行為人雖不直接恐嚇被害人,但將恐嚇事實告知特定人,并明示其通知被害人。所謂不確定的間接則指行為人只對不特定的人揚言恐嚇事實,并未明示任何人將恐嚇事實轉告被害人。
(4)行為人的恐嚇行為,一旦完成,能使被害人心生畏懼,即可構成本罪,而無需行為人所恐嚇的事項成為事實。
對這類犯罪人員的認定,應積極的按照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進行辦理。判決這類違法人員時,應根據(jù)這類案件的實際情況和相關的后果,對這類違法人員進行處罰辦理。依法對自身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還應積極的要求相關的犯罪人員進行相關的賠償辦理。
誹謗恐嚇威脅罪名怎么成立的?
欠債人欠債不還恐嚇要債人怎么辦?
對短信恐嚇罪會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畢業(yè)于揚州大學法律碩士專業(yè),現(xiàn)為江蘇江北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專職律師。曾在人民法院任職多年,任職期間經辦大量案件,有豐富的法律實踐經驗,多次被法院評為綜合先進。在辦案過程中重視細節(jié),深入分析,曾在《江蘇法制報》、《法官之友》等報刊雜志發(fā)表過多篇調研文章,撰寫的案例曾入選中國法院年度年度案例。姜小健律師自執(zhí)業(yè)以來,本著對當事人嚴格負責的態(tài)度,在辦案中勤勉盡職、細心敏銳,全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素質包括什么
2021-03-15侵犯商業(yè)秘密罪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0-12-13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單方進行傷殘鑒定法律承認嗎
2021-01-12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夫妻離婚孩子撫養(yǎng)權怎么判
2021-03-06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靈活就業(yè)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在醫(y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jié)
2021-02-17農場土地轉讓合同范文格式是什么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