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二、行賄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對于行賄罪的量刑標準如下:
1、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2、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3、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三、行賄罪不認罪可以定罪嗎?
可以的,只有證據就可以定罪。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行賄罪或其他刑事犯罪的立案標準都在國家法律制度中規定的非常清楚,一般行賄不構成犯罪的話也不會去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但假如說職務提拔是通過行賄獲得的,那在不構成犯罪的基礎上,肯定也會對當事人進行行政處分的。
個人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個人行賄罪怎么量刑處罰?
行賄罪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治安處罰從重情節有哪些
2021-02-07擔保抵押同意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7車禍私了要去交警隊簽什么協議
2020-12-22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龍卷風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