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拐騙兒童罪指以欺騙、引誘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行為。
二、《刑法》條文
第二百六十二條拐騙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立案標準
根據《刑法》第262條的規定,拐騙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應當立案。
本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拐騙行為,將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帶走,從而使該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原則上就構成本罪,應當立案追究。
四、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家庭關系和兒童的合法權益。拐騙的對象是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采用蒙騙、利誘或者其他方法,使兒童脫離自己的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行為。拐騙可能是直接對兒童實行,也可能是對兒童的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實行。
拐騙的手段是多種多樣。比如,給兒童愛吃的食物、喜愛的玩具、好看的衣服以及帶去玩耍等,騙取兒童的好感后將其拐走。對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則往往是以獻殷勤、假意幫助照看孩子、表示喜愛兒童等手段騙取信任后,尋找機會將兒童騙走或者將嬰兒偷偷抱走。總之,使用各種手段拐騙兒童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是拐騙兒童罪在客觀方面的重要特征。
“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是指使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離開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致使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監護人不能繼續對該未成年人行使監護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與朋友。除上述法定監護人外,受兒童家長委托負責照管兒童的人,也具有監護人的身份,如果使兒童脫離具有這種身份的人的監護,同樣是拐騙兒童脫離監護人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其目的大多是為了將拐騙的兒童收養為自己的子女;也不排除有的是為了供其使喚、奴役;也有的是因為非常喜歡兒童而實施拐騙的。
從實踐看,拐騙兒童的大多是一些沒有子女的人,想把拐來的兒童收養為自已的子女。這樣的人主觀上并不是想殘害兒童,但是,他們這種極端損人利己的行為,使受騙兒童的心靈遭受嚴重創傷,給兒童的父母和其他親人造成極大的精神痛苦,也給群眾的正常生活秩序帶來威脅。因此,對于拐騙兒童的犯罪行為,不論其動機、目的如何,都不應忽視其社會危害性,必須給以應得的懲罰。
五、拐騙兒童罪與拐賣兒童罪的區分
兩者在犯罪手段上是相同的,但性質完全不同,其主要區別,在于犯罪目的不同,拐騙是為了收養,拐賣則是為了獲利。如果拐騙后進行出賣,則性質就應定為拐賣。拐賣的最高刑是死刑。
如果拐騙兒童是為了作人質勒索錢財,則應定為侵犯財產罪中的綁架勒索罪,最高刑也可到死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房屋需不需要登記備案
2020-12-01侵權涉及非法建筑如何賠償
2021-02-02微信被騙報警當地不受理該怎么辦
2021-01-06民間借貸可以申請仲裁嗎
2021-02-15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安全責任事故保險拒賠的理由
2020-11-11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還能進行法律維權嗎
2021-02-19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3房屋拆遷補償的方法和標準是什么
2020-12-21房屋拆遷補償費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1-01-04宅基地拆遷與補償費怎么算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