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司法解釋盡管已經確立了非法證據排除原則,但是規定內容較為原則,難以在司法實踐中完全發揮應有的功效,所以此次明文確立的證據裁判原則、明確規定以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在死刑定案中予以排除等條款,被許多人認為是一次突破,對于維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利具有重要意義。甚至有人樂觀地認為,類似趙*海式的冤錯案件將被終結。
其實,這種論斷多了一些理想化色彩。趙*海最終被釋放并不是因為口供被認定為非法證據,而是此案中“被害人”的適時“復活”。換言之,如果不是“死人復活”,趙*海曾經遭受的刑訊逼供怎么可能被曝光呢?必須指出:刑訊逼供本來就是法律所明令禁止的行為,即便此次的規定沒有明確,刑訊逼供取得的口供也不應該被作為定案根據。關鍵問題在于,即便存在刑訊逼供,如何認定、誰來認定呢?難道逼供者會在口供上注明此系刑訊逼供嗎?
換個角度來看,刑訊逼供的口供不作為死刑案的認定證據,還頗有些讓人不安的成分——非死刑案就可以以此為證據嗎?或者,刑訊逼供的后果,只是口供不能作為證據嗎?從理論上來說,這種反問并不成立。然而置之于現實,誰又能說這種擔心完全多余呢?近年來,一系列看守所中的非死亡案例受到公眾的關注,其中,包含有刑訊逼供情節的并不在少數。
減少乃至終結刑訊逼供的根本之策到底在哪里?其實還在于規范辦案、按法律辦案。具體來說,一方面仍然要堅持無罪推定的原則,在司法實踐中落實從“疑罪從有”到“疑罪從無”的轉變,一切以事實為根據,而不能簡單地為了實現命案必破目標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非法的人身傷害。另一方面,加強對案件調查和審訊的法治化管理,要充分地認識到,刑訊逼供不僅是不允許的,更是違法的,對因為刑訊逼供產生嚴重后果的責任人,應嚴肅追究刑事責任。
規定刑訊逼供取得的口供不能作為認定證據,是一種進步,但是這種進步更多體現于對證據的認定更加明確和規范,而與減少刑訊逼供并沒有必然聯系,至多,只是讓刑訊逼供這個丑陋現象再次進入了公眾的視線而已。它恰恰警示我們,實現終結刑訊逼供的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確定合同履行地點不明確
2021-02-02發包方可以保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嗎
2020-11-10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婚姻法》規定探望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9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