誣告陷害與一般的誣告錯告的區別是什么
誣告陷害罪,是指行為人故意捏造、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行為。一般的誣告錯告,是指當事人檢舉、控告某些事實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或者虛構、捏造了違紀違法事實,但其主觀動機不是為了讓被控告者受到刑事責任追究的行為。
一、行為人的控告時機不同。誣告陷害是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而一般的誣告錯告往往發生在上級單位或本單位人事考核、選拔使用、待遇分配等時段。
二、行為人控告的方式不同。誣告陷害的行為人一般是把控告信件寄送給公安、司法、紀檢等辦案部門。一般的誣告錯告的行為人一般是把控告信件寄送給一個單位的黨政主要領導或組成人事等部門。
三、行為人控告的目的不同。誣告陷害罪的主觀方面是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責任追究,即借助司法機關的力量達到制裁他人、發泄私憤等目的,行為人一般是捏造犯罪事實、栽贓陷害、借題發揮,把杜撰的犯罪事實強加于控告對象,使控告對象被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一般的誣告錯告,常表現為捕風捉影、無中生有,意圖使他人在提拔使用、享受權利待遇等方面受到阻礙,或者使他人受到否定性、不利的社會評價,不具有使控告對象遭受刑事追究的目的。
四、行為人控告內容的側重不同。誣告陷害的行為人主要編造的是控告對象違反刑事法律的內容,如貪污、受賄、****、走私等。一般誣告錯告的行為人主要編造的是控告對象工作作風、生活作風等違紀違法方面的內容,如包養情婦、嫖娼、奢侈浪費、官僚主義等,但也不排除有違反刑事法律的內容。
五、行為人所承擔的責任后果不同。對于誣告陷害罪主要是承擔刑事處罰和行政處罰,我國《刑法》第243條規定,誣告陷害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規定,誣告陷害他人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保護法包括哪些
2020-11-17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怎么辦
2021-03-17駕校學車撞車要賠錢嗎
2020-12-16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2-18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
2020-12-30承包林地需要辦理什么證
2021-01-02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