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占他人非法財物能否構成侵占罪
對于這個問題,國內學術界未見爭議,在國外刑法理論界,有兩種觀點:a)“肯定說”認為侵占他人非法財物,可以構成侵占罪,?即非法財物可以成為侵占罪的犯罪對象。其理由是:盡管在民法上,委托人(給付人)對其交付別人代管的非法財物是沒有返還請求權的,但民法上有無保護與刑法上是否成立犯罪是兩回事64;b)“否定說”認為,?侵占他人非法財物不構成犯罪,即非法財物不能成為侵占罪的犯罪對象,其理由是:委托人對其交付委托的非法財物沒有所有權,不得請求返還其物,因此委托人對受托人不能主張所有權的保護。
二、他人財物應如何理解
對于此類“他人財物”,應視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一)對于拾得他人遺失物、漂流物的,如經遺失物所有人或遺失人提出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該遺失物屬于自己所有或系自己遺失,并向拾得人提出索要的請求,拾得人扔拒絕向權利人交還,經所有人或遺失人告訴(提起刑事自訴)的,對拾得人的行為應以侵占罪論處。在這種情況下,遺失物、漂流物與遺忘物的意義是相同的,不能因為遺失物、漂流物脫離所有人占有時間長而不保護所有人對遺失物、漂流物的權利。
(二)對于將他人遺棄物占為已有的,是否構成侵占行為的問題。我們認為,遺棄物是他人拋棄所有權的財物,屬于無主物,拾得人可以依據其拾得行為取得該遺棄物的所有權,其占有行為屬于合法行為,當然不可能構成侵占罪,所以,遺棄物不是侵占罪的犯罪對象。
(三)對于隱藏物是否可以構成本罪犯罪對象的問題。我們認為,如果隱藏物是以埋在地下的方式隱藏的,應以埋藏物對待,當然應成為本罪的對象;如果隱藏物是隱藏于地面上的,行為人無意中拾得,并故意占為己有,經所有人或隱藏人索要,拒不交還的,也應以埋藏物對待,按本罪論處,在這種情況下,隱藏物與埋藏物對于本罪的性質是相同的,只不過藏匿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行為人事先知道隱藏物(亦包括埋藏物)的所有人或隱藏人(埋藏物)是誰,而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該隱藏物(埋藏物)占有己有的,則屬于盜竊行為,應按盜竊罪論處。所以,隱藏物也可以作為本罪的犯罪對象。
然而,上述觀點,僅屬理論上的探討,在司法實踐中將遺失物、漂流物、隱藏物作為侵占罪的犯罪對象,尚缺乏法律依據。由于新刑法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并廢除了類推制度,所以,對于現實生活中出現的侵占他人遺失物、漂流物或隱藏物的行為,卻由于法無明文規定而不能追究,這顯然不利于更好地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維護經濟生活的正常秩序,更不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因此,我們認為,立法機關應盡快將侵占他人遺失、漂流物和隱藏物的行為補充規定在《刑法》第270條之中。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侵占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拒不退還是指財物所有人向法院起訴前多次向占有人索要而不退還的行為一般屬于侵占罪,應當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罰。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鎮政府有執法權嗎
2020-11-15個人房屋租賃合同需要備案嗎
2020-11-19公司回購的股票歸誰
2021-01-23監察委與紀委有何不同
2021-02-22行政賠償訴訟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8交通違法影響政審嗎
2021-03-16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哪些夫妻各自財產
2020-12-27家庭暴力法律新規定
2020-12-16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政府部門可以做抵押權人嗎
2021-02-07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