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行為不屬于盜竊罪
對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為的、因受災生活困難偶爾偷竊財物的、或者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分贓甚微的,可不作盜竊罪處理,必要時,可由主管機關予以適當處罰。把偷竊自己家屬或近親屬財物的行為與社會上的盜竊犯罪行為加以區別。《解釋》規定,對此類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別。根據《解釋》的規定,盜竊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數額較大”的起點,但情節輕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為犯罪處。
1、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贓、退賠的。
3、主動投案的。
4、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者獲贓較少的。
5、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二、親屬盜竊怎么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竊自己家里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在社會上作案有所區別。”如何理解“確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要從盜竊數額、盜竊次數、主觀惡性以及親屬的態度等方面綜合分析判斷。其中,家庭成員或親屬的態度是決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應當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家庭成員及親屬間盜竊雖然達到了普通盜竊數額較大或巨大的規定標準,但沒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一般可不作為犯罪處理。“確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必須是盜竊數額較大或巨大,同時又具有其他嚴重情節,引起家庭成員和親屬憤慨,要求追究刑事責任的。
如多次盜竊家庭親屬財產,經教育不改,引起家庭成員和親屬不安的;盜竊無生活來源的親屬財產,造成其生活困難,或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盜竊數額特別巨大,揮霍浪費,無法追回,給家庭成員和親屬造成重大損失的;盜竊主觀惡性深,多次在社會上盜竊,因種種原因限制而盜竊數額不大,而又轉為盜竊家庭親屬財產的;因盜竊造成家庭成員和親屬關系劣變和其他嚴重后果的等等。
綜合上面的介紹,一些人可能會盜竊親屬的財物,盜竊親屬財物是否構成犯罪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盜竊親屬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司機與用人之間是勞動關系還是雇傭關系
2021-02-06電子郵件證據是如何認定效力的
2021-01-11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無期徒刑怎么算立功
2020-12-14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