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犯罪主體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與單位
自然主體
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為人具有這兩個條件外,還必須具有特殊身份。
年齡
行為人應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狀況、文化教育發展水平、智力發展程度將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即處于這一年齡段的人只對部分嚴重犯罪負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無論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75周歲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滿16周歲,而不予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可由政府收容教養。以上規定體現對青少年犯罪是以教育為主的精神。
單位主體
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單位這個概念比法人更為廣泛,除法人以外還包括非法人團體。雖然單位一詞在以往我國社會生活中曾經被廣泛使用,甚至是一個使用率極高的用語,但嚴格地說它不是一個法律用語。也就是說,單位一詞并無確切的法律涵義。根據刑法第30條之規定,單位犯罪這一概念中的單位,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這也就是單位犯罪的主體。
因此,從上文的介紹中可以看出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與單位,我國相關的法律也是有這方面的明確規定。在實際中,如果遇到有犯罪分子要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疑惑,我們有專業刑事辯護律師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是否為之前債務承擔責任
2021-03-16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條件
2020-12-29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五條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2-14私人房屋裝修承包合同
2020-11-22農村拆遷宅基地如何賠償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