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犯罪主體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與單位
自然主體
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為人具有這兩個條件外,還必須具有特殊身份。
年齡
行為人應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狀況、文化教育發展水平、智力發展程度將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即處于這一年齡段的人只對部分嚴重犯罪負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無論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75周歲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滿16周歲,而不予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可由政府收容教養。以上規定體現對青少年犯罪是以教育為主的精神。
單位主體
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單位這個概念比法人更為廣泛,除法人以外還包括非法人團體。雖然單位一詞在以往我國社會生活中曾經被廣泛使用,甚至是一個使用率極高的用語,但嚴格地說它不是一個法律用語。也就是說,單位一詞并無確切的法律涵義。根據刑法第30條之規定,單位犯罪這一概念中的單位,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這也就是單位犯罪的主體。
因此,從上文的介紹中可以看出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與單位,我國相關的法律也是有這方面的明確規定。在實際中,如果遇到有犯罪分子要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疑惑,我們有專業刑事辯護律師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完畢后的責任
2020-12-26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行政命令是否可以提起復議
2020-12-01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用電信息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18支票年月日怎么寫
2021-02-09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該案贍養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0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交通事故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2-25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