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侵占罪最高可判多少年?
請問團伙作案侵占公司財產市面價值在100萬以下會被判多少年?(如果不是主謀的話)
煙臺律師解說:
5年以上,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可爭取最輕的處罰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我國刑法第270條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一、立案標準
我國刑法中的大多數財產犯罪都是數額犯,即以一定財產數額作為定罪的標準。因為,犯罪數額直接反映著經濟犯罪行為的規模及其社會危害性的程度,既是區分違法與犯罪、重罪與輕罪的主要標準,優勢決定刑罰輕重的重要客觀尺度。
本罪的立案標準,一為數額較大,一為有其他嚴重情節。
根據上海市高院、市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關于本市辦理部分刑事犯罪案件標準的意見》,侵占罪侵占數額2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屬于“數額較大”的起點標準。侵占數額20萬元以上,屬于“數額巨大”的起點標準。
二、本罪的犯罪構成
(一)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閱讀全文3侵占罪的司法適用疑難問題
侵占罪的司法適用疑難問題
(一)如何理解侵占罪中代為保管的含義
由于“代為保管”的含義如何直接決定著侵占罪對象的認定,因而為我國刑法理論界所重視。如何理解“代為保管”的問題,有人認為:“代為保管是指受他人委托暫時代其保管”。也有人認為“代為保管”僅指民事法律關系中的保管財物。理由是:刑法是調整社會關系最嚴厲的手段,也是最后的手段,因而適用的范圍不能過寬。也有人認為:97年增設了侵占罪,就是要打擊那些惡意占有他人財物而拒不退還的行為。如:受委托代為取款,在取款后...
4侵占罪的立案標準
侵占罪(刑法第270條),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本罪的犯罪對象為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和埋藏物。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1、要有通過正當、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財物的行為。這是構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區別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果不是通過正當、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該財物即持有該財物就具有非法性,則不可能構成
5關于侵占罪的認定
關于侵占罪的認定
(一)本罪與盜竊罪的界限
侵占罪與盜竊罪同屬侵犯財產罪,其主體都是一般主體。其區別主要表現在:盜竊罪是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在盜竊時,財物并不在行為人控制之下:而侵占罪則是行為人侵占物主委托管理的財物,其實施侵占行為時,被侵占之物當時已在他的實際控制之下。
(二)本罪與貪污罪的界限
兩罪的區別是:
1、犯罪對象不同,貪污罪只限于公共財產,且不能是不動產而侵占罪不僅可以是公共財物,還可以是私人財物,且包括不動產;
2、犯罪主體不同。侵占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只要是代為保管他人財物且對其加以侵占的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貪污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工作人員。
3、犯罪客觀方面表現不同。貪污罪表現為行為人必須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職務范圍內的權力和地位所形成的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便利條件。而侵占罪中行為人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并不影響該罪的成立。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拾到牛不報案是否構成侵占罪的的相關回答,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構成侵占罪的立案標準有一條是非法侵占別人的財產必須是比較數額比較大的,所以撿到牛不報案應該不能作為侵占罪的立案標準只能說這個人的道德有問題。讀者如果有相關法律問題想要咨詢律師的話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購房資格導致不能履行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2租房拆遷租戶可以獲得賠償嗎
2021-01-23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約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應具備怎樣的法律特征
2021-03-09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