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被侵占能報警嗎?當然可以報警,應該積極的進行維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一十七條 侵占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
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并應當賠償損失。
他人財物應如何理解
對于此類“他人財物”,應視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一)對于拾得他人遺失物、漂流物的,如經遺失物所有人或遺失人提出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該遺失物屬于自己所有或系自己遺失,并向拾得人提出索要的請求,拾得人扔拒絕向權利人交還,經所有人或遺失人告訴(提起刑事自訴)的,對拾得人的行為應以侵占罪論處。在這種情況下,遺失物、漂流物與遺忘物的意義是相同的,不能因為遺失物、漂流物脫離所有人占有時間長而不保護所有人對遺失物、漂流物的權利。
(二)對于將他人遺棄物占為已有的,是否構成侵占行為的問題。我們認為,遺棄物是他人拋棄所有權的財物,屬于無主物,拾得人可以依據其拾得行為取得該遺棄物的所有權,其占有行為屬于合法行為,當然不可能構成侵占罪,所以,遺棄物不是侵占罪的犯罪對象。
(三)對于隱藏物是否可以構成本罪犯罪對象的問題。我們認為,如果隱藏物是以埋在地下的方式隱藏的,應以埋藏物對待,當然應成為本罪的對象;如果隱藏物是隱藏于地面上的,行為人無意中拾得,并故意占為己有,經所有人或隱藏人索要,拒不交還的,也應以埋藏物對待,按本罪論處,在這種情況下,隱藏物與埋藏物對于本罪的性質是相同的,只不過藏匿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行為人事先知道隱藏物(亦包括埋藏物)的所有人或隱藏人(埋藏物)是誰,而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該隱藏物(埋藏物)占有己有的,則屬于盜竊行為,應按盜竊罪論處。所以,隱藏物也可以作為本罪的犯罪對象。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東西被侵占可不可以報警的相關資料,在生活做難免會遇見被人侵占財物的現象,如果侵占數額較大,則會構成侵占罪,會被刑事處罰。如果大家對侵占罪還有相關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辯護詞
2020-12-25標志設計的程序包括什么
2020-12-17專利申請復審費可以減免嗎
2021-03-14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農村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多少
2020-11-18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學生在校被清潔工歐打誰負責任
2021-01-14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