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案情:
1999年何某承包某面粉廠,雙方約定何某每年向該廠主管部門交納管理費2萬元。2000年3月3日何某在其賬戶上只有20元,且多種建筑審批手續(xù)不具備的情況下,利用虛構(gòu)的“商住樓”工程騙取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陳某的信任,雙方簽訂合同,并按約定雙方將該建筑公司的預付款15萬元以面粉廠的名義存入某信用社,定期為3個月。次日,何某以此存單做抵押從該信用社貸款10萬元,用于支付工人工資和挪做他用。2000年3月23日,當該建筑公司發(fā)現(xiàn)受騙后,遂向何某索要預付款,何某為搪塞拖延,便開具一張該信用社金額為15萬元的現(xiàn)金支票(空頭支票)給該公司,在支票到期的前一天何某又以出差為由繼續(xù)拖延時間至案發(fā)。
分歧意見:
對何某的行為如何定性,存在3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何某的行為不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應屬經(jīng)濟糾紛。其理由是:何某本人是面粉廠的承包人,其是用真實身份與他人簽訂合同。何某在收到對方的預付款15萬元的存單后用該存單在信用社貸款10萬元,其所貸的金額與預付定金的數(shù)額不負,何某實際占有的是信用社的貸款,并未直接占有預付款,故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第二種意見認為,何某是面粉廠的法定代表人,在簽訂合同后,他在信用社的貸款均用于該廠的日常消費和支付工人工資;故該案應屬單位詐騙,應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行為。第三種意見認為,何某的行為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其理由是:何某在無資金,且多種建審手續(xù)不具備即明顯不具備履行合同的客觀條件的情況下,利用虛構(gòu)的“商住樓”工程騙取對方的信任,并使陳某“自愿’”與他簽訂合同;簽訂合同后又并不積極創(chuàng)造履行條件。從何某的行為來看其主觀上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觀上采取了“隱瞞真相”或“虛構(gòu)事實”的行為,因此何某的行為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
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即何某的行為應以合同詐騙罪論處。理由是:
(一)、刑法上的“非法占有”指的是排除權(quán)利人而將他人財物當作自己的所有物,并按其本來用途進行利用或處分。
它指的是行為人對他人財物事實的、現(xiàn)實的支配和管理,但并不以實際上掌握該財物為必要。從該案簽訂的合同來看,何某在簽訂合同以前就產(chǎn)生了非法占有該建筑工程公司的預付款的故意,在簽訂合同后,對方“自愿”的將該預付款以面粉廠的名義存入銀行,并且也將該存單交由該廠保管,事實上何某具有了對該預付款的控制權(quán);次日,何某用此存單從該信用社貸款,并挪作他用,從而使何某不僅對該財物具有了實際控制權(quán),而且對該財物的支配權(quán)也得以體現(xiàn),故其非法占有的故意非常明顯。
(二)、從客觀行為來看,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犯罪的客觀方面必須采取“虛構(gòu)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式。而在本案中何某顯然也采取了這些方式:其一、何某在簽訂合同時雖然利用了自己的真實的身份,但其目的是為了騙取對方的信任;其二、何某在簽定合同時就不具備履行合同的客觀條件。何某在簽訂合同的時候,是在其帳上只有20元的存款,且多種建審手續(xù)不具備的情況下采取虛構(gòu)的“商住樓”工程與對方簽訂合同,在簽訂合同過程中也并沒有向陳某透露事實真相;
(三)、從履約能力來看,利用合同進行詐騙,行為人對所簽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在客觀上沒有履行能力,主觀上沒有履行的誠意,合同簽訂后,行為人也不作任何履行合同的努力,完全出于非法占有的心理企圖達到騙取財物的目的。在本案中,其一、何某在無工程的情況下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他人財物,并無履約能力;其二、何某在簽訂合同時其單位帳戶上只有20元,可以說明在簽定合同后何某并無支付違約金的能力;其三、何某在簽訂合同后,并不積極的創(chuàng)造履約條件,顯無履約誠意,而是在對方找到他要求其退還預付款時,為搪塞對方,而給對方開具了15萬元的空頭支票,支票給付后,何某又借故出差,避而不見對方,使對方無法追回被騙的財物,從而達到侵吞對方財物的目的。
(四)、從合同的標的物及貨款的去向來看,合同詐騙罪以占為已有為目的,在騙取貨款貨物后往往用于個人揮霍,任意處分,不打算償還,并且也沒有歸還的能力。此案中,何某利用對方以其面粉廠的名義將預付款存入信用社后,何某用此存單到銀行去貸款,使自已不僅對他人的財物具有控制權(quán),并且采取貸款的方式,使自已對他人的財物具有了支配權(quán),所以當何某將此款取出后,不是用于工程,而是挪作他用,使財產(chǎn)的所有用權(quán)也發(fā)生了轉(zhuǎn)移,直至案發(fā),該面粉廠的帳戶上也只有20元,何某并無歸還的能力。
(五)、對于個人承包中以單位名義進行詐騙活動的,要根據(jù)承包方式、承包性質(zhì)與發(fā)包方的權(quán)利義務關(guān)系等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本案中,何某的承包屬定額承包,何某除了每年上繳一定的基數(shù)外,其余的收益均歸承包人何某所有。因此何某的行為只能按個人詐騙罪處理而不以單位詐騙罪論處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何某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入股分紅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1-02-13交通事故全責被訛怎么辦
2021-01-13法律如何判定扶養(yǎng)關(guān)系
2021-01-22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侵犯姓名權(quán)無財產(chǎn)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如何確定競業(yè)限制的范圍
2021-01-09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guān)系解除
2020-12-23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yè)限制
2020-12-13公司裁員賠償規(guī)定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1-03-22勞動爭議調(diào)解委員會怎樣調(diào)解勞動爭議
2021-01-01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