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罪與破壞電力設備罪區別
盜竊罪與破壞電力設備罪容易混淆的地方在于,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的目的對電力設備進行盜竊,同時也破壞了電力設備,危機公共安全。這種情形屬于刑法中的想象競合,擇一重罪處罰,應定破壞電力設備罪。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如果行為人盜竊的對象即電力設備不是正在使用,而是已經廢棄或者還沒投入使用的電力設備,那么此時就不會危及到公共安全,仍然是以盜竊罪論處。
所謂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多次竊取、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或者盜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所謂破壞電力設備罪,是指故意破壞正在使用的電力設備,從而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盜竊罪的構成要件
1、犯罪客體:公私財產所有權;
2、客觀方面:盜竊罪的行為對象是公私財物,包括有形的動產、部分財產載體如有價證券或信用卡等,以及某些具有經濟價值的無形物,比如煤氣、天然氣或電信碼號等。盜竊罪的客觀行為表現為盜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等。這里應該注意的是,數額較大在刑法典中僅僅是概括性的標準,具體數額由司法解釋和地方規定,就全國目前的狀況來說,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各地的數額定在500元到2000元以上不等。多次盜竊一般指的是一年以內有3次以上盜竊的行為。刑法典經過此次修訂以后,對于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以及扒竊等行為,原則上不再以數額來作考量,原因是這些行為危害性較大,社會影響比較惡劣,有必要對這些行為進行嚴懲。但這不意味著完全不考慮,如果數額很小甚至沒有,社會危害性極小,也不排除根據《刑法》第13條但書規定,不認為是犯罪的可能。
3、主觀方面:盜竊行為人主觀上應是直接故意,并有非法占有為目的。
4、犯罪主體: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具備刑法典總則中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規定。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盜竊罪與破壞電力設備罪的介紹。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破壞電力設備罪指故意破壞正在使用的電力設備,從而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水產養殖的大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29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2020-12-05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保障性住房做抵押貸款嗎
2021-01-21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存款證明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19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