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利用簽訂合同詐騙錢財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僅侵犯了他人財產權,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與經濟糾紛極難區分與識別,因而成為司法實踐中的一個熱點問題。
合同詐騙罪屬于經濟犯罪的種類,其實擾亂市場秩序犯罪,其管轄歸于當地的經偵部門。所以,遭遇合同詐騙時需要準備報案證據材料向當地的經偵部門進行報案;經偵部門根據所提交的材料決定是否受理,同時一段時間后的初查結束后決定是否對報案的合同詐騙立案偵查。
根據《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規定》等有關法律規范,決定合同詐騙罪的立案程序有以下須注意之點:
1.公安機關受理案件后,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由接受單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并制作《立案決定書》。
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接受單位應當制作《呈請不予立案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
2.人民檢察院偵查部門經過初查后認為應當立案的,應當制作審查結論報告,由檢察長決定;并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備案。決定立案偵查的,應當制作《立案決定書》。人民檢察院對于未構成犯罪,決定不予立案,但需要追究黨紀、政紀責任的被舉報人,應當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
3.對于自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自訴狀或者口頭告訴第二日起十五日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并書面通知自訴人或者代為告訴人。對于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法院收到附帶民事訴狀后,應當進行審查,并在七日以內決定是否立案。符合刑事訴訟法第77條第一、二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解釋第88條規定的,應當受理;不符合規定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合同詐騙是一種破環了合約雙方的公平交易的行為,如果觸犯了合同詐騙的話,不僅會影響以后自身信譽更會受到法律制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阻礙施工的治安處罰是什么
2021-03-23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商標設計分幾種類型
2020-11-15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房屋贈與的步驟有哪些
2020-12-17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判決后如何申請執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開發房地產要多少資金
2021-03-04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