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賣房買房均被“吃差價”金額高達86萬
居住在龍崗區的李先生為了孩子的入學問題欲購買一套學區房,因而想把自己位于五聯社區的房子賣掉。在自行掛牌銷售后不久就接到了中介的聯系,并以209萬元的售價與代理人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甚至簽訂了公證委托書,授權代理人辦理贖樓、過戶、簽合同等事宜,并于幾個月后以325萬元的價格購買了愛聯社區的房子。
然而,最近李先生接到了律師的電話,聲稱自己出售的房子涉及買賣合同糾紛,將被依法查封,這時李先生才得知真相,知道自己被“吃差價”的事實。李先生以209萬元出售的房子被中介以255萬元的價格轉售給他人,而自己以325萬元購買的房子其實僅值285萬元,這其中的差價竟然高達85萬元。
【法律解讀】
委托中介有風險陷阱多多需謹慎
根據李先生的經歷可以得知,委托中介售房有的時候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即使你無奈之下才選擇委托中介,那你也應該打起十二分精神才可能避免被坑騙,而且提前了解一下常見的中介陷阱也是很必要的。
1、買進賣出“吃差價”
“吃差價”是中介最常用的手段,以個人名義將房屋從你的手里購買過來,并且誘使你簽訂公證委托書將諸多的權利全部授權給他們,這樣就可以方便他們無阻礙地實施下一步騙局,而且以高于之前購買房屋的價格轉售給第三人也是絕對會出現的行為。
2、不讓交易雙方見面
不管是從你的手里買入房子,還是再將你的房子賣給第三人,反正在整個交易的過程中,你是不可能與房屋的買家有交流的機會的,也就更不要說見面了,就像王先生與中介簽訂完買賣合同之后就只需要坐等房款到賬,其它的事情都不需要親自介入,所以才在接到律師電話后才得知所有真相。
3、虛假承諾
王先生為什么會跟中介簽訂房屋買賣合同,而且還辦理了公證委托手續,無非就是聽信了中介的虛假承諾。有些中介為了能夠拿到房源,會向你承諾很多事情,比如絕對將房子賣出個好價錢,甚至將委托費給你打折等,其實這些都不過是他們行騙的手段而已。
最后,不得不提醒大家的一點就是,在委托中介售房時一定要擦亮眼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咨詢律師費一般是多少
2021-01-20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投保人是什么意思,成為投保人有哪些條件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