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職守國企人員可以是主體嗎?
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不應當被作為玩忽職守罪的主體查處,檢察機關的做法無論在法律適用,還是在案件管轄等方面都值得商榷
◎文 《法人》特約撰稿 魏大忠
近來一些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被檢察機關以涉嫌犯玩忽職守罪立案偵查。筆者認為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不應當被作為玩忽職守罪的主體查處,檢察機關的做法無論在法律適用,還是在案件管轄等方面都值得商榷。
國企工作人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明確規定,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專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是“國家工作人員”),即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具體是指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軍事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是指在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和國有公司控股公司中工作的企業人員,不屬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構成玩忽職守罪的犯罪主體。
2012年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12〕18號)》(以下簡稱“兩高2012年司法解釋”)第七條規定:“依法或者受委托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管理職權時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的規定,適用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而2002年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是:“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于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上述立法解釋,可以成為瀆職罪主體的人員應當具備兩個條件:
第一、該人員屬于以下三類人,
一是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的人員,
二是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的人員,
三是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第二、瀆職行為發生時,該人員是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
實踐中,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政企分開,簡政放權,國有公司、企業極少存在依法行使或者受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情況,至于在國有公司、企業中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人員就更加難以發現和準確界定。將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列入刑法分則第九章瀆職罪的主體范圍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據,也不具有實際操作性。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不應當成為瀆職罪的主體,玩忽職守罪屬于瀆職罪中的一種,其主體當然不應當包括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
玩忽職守與徇私枉法罪是非常容易導致人們混淆的兩個罪名,但是二者又存在一定的區別,玩忽職守的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是過失的,沒有故意犯罪的意圖,但是徇私枉法罪要求行為人是故意的
該如何認定玩忽職守罪?
玩忽職守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申請工傷鑒定四個月了還沒下來怎么辦
2021-02-13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道德危險 MoralHazard
2020-12-19口頭約定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有效嗎
2020-12-20房屋拆遷補償按面積還是人頭進行計算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