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屬于明知是毒品
具有下列景象之一,被告人不能做出合理解說的,能夠確定其“明知”是毒品,但有依據證明確屬被欺騙的除外:
(1)執法人員在口岸、機場、車站、港口和其他查看站點查看時,要求行為人申報為別人帶著的物品和其他疑似毒品物,并告知其法律責任,而行為人未照實申報,在其帶著的物品中抄獲毒品的;
(2)以偽報、躲藏、假裝等蒙蔽手法,躲避海關、邊防等查看,在其帶著、運送、郵遞的物品中抄獲毒品的;
(3)執法人員查看時,有逃跑、丟掉帶著物品或許躲避、抵抗查看等行為,在其帶著或許丟掉的物品中抄獲毒品的;
(4)體內或許貼身隱秘處躲藏毒品的;
(5)為獲取不同尋常的高額、不等值酬勞為別人帶著、運送物品,從中抄獲毒品的;
(6)選用高度隱蔽的方法帶著、運送物品,從中抄獲毒品的;
(7)選用高度隱蔽的方法交代物品,顯著違反合法物品慣常交代方法,從中抄獲毒品的;
(8)行程路線成心繞開查看站點,在其帶著、運送的物品中抄獲毒品的;
(9)以虛偽身份或許地址處理郵寄手續,在其郵寄的物品中抄獲毒品的;
(10)有其他依據足以確定行為人應當知道的。
以上就是哪些狀況是不合法持有毒品,哪些是明知毒品而不合法持有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協助。依據不合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構成,只有清楚界定不合法持有行為、“明知”的主觀狀況,才能精確判別行為人是不是構成不合法持有毒品罪。可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辯解的過程中,很少有人清楚把握這些法律知識,導致辯解沒有作用,不能取得法院認可。
哪些狀況是不合法持有毒品
販毒分子為躲避打擊采納“人貨別離”的方法躲藏毒品,即便抄獲了毒品,因其矢口否認也很難確定其歸屬,能夠結合以下依據歸納確定:
(1)內行為人身邊或身上特別部位抄獲毒品,即毒品內行為人的實踐占有和分配下卻不能作出合理解說。
(2)在其居處或租借的房屋、旅館中抄獲毒品,一起有房間鑰匙、住宿登記或租房協議、房主的證言等依據證明。
(3)從毒品或毒品的包裝物上檢出該人的指紋。
綜合以上介紹,有十種情形是明知是毒品的行為,要追究法律責任。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明知是毒品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是否可以與集體組織簽訂遺贈撫養協議
2021-02-18讓律師申請勞動仲裁,可以到單位取證嗎
2021-01-28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股權轉讓協議無效怎么處理
2021-02-21重大安全事故處罰條例
2021-03-14股權質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09雇傭關系買保險嗎
2021-03-01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試用期的長短有什么限制
2020-11-21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