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訴訟怎么舉證,舉證責任是怎樣的
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恒定標準,證據是實現司法公平公正的重要基石,也是當事人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重要依據。就何種資質的證據材料可以被法官所采納的問題,西南政法大學教授潘*貴在《證據法學》一書中指出:“原則上一個證據要轉化為法院據悉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都必須同時具備雙重證據資格,即證據能力與證明力。“
符合司法需求的證據,同時具備證明能力和證明力的證據才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理論上,證據能力涉及證據資格問題,具有法定性,即一種證據材料能否為法官所采用;證明力解決的是事實問題,即一種證據能否對案件事實起到證明作用,若有證明作用,又是有多大的證明作用,法官在對其評判過程中享有較大的裁量權。但可以確定的是,符合司法需求的證據必須具有“三性”——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所謂客觀性,即證據必須是一種客觀事實,不以主觀意志轉移;其次,要求證據與待證案件事實有較強的關聯性、邏輯性,從而能夠說明案件事實;合法性則表明證據的收集來源、使用方式等符合法律規定。
當然,不同部門法對證據能否作為認定案件事實依據的標準有不同的要求。就民法所調整的法律關系而言,《民事訴訟法》對所需證據之立法精神體現為“高度蓋然性”,即在符合證據三性的基礎上,要求具有可被推定的認可性;就刑法所調整的法律關系而言,《刑事訴訟法》要求所列證據能夠絕對排除合理懷疑,因為證據扮演了證明案件事實真實性之唯一方式的手段,在符合三性的基礎上,高度蓋然性已不再適用對生命處罰的標準。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刑事訴訟法》對證據的證明力要求更為苛刻。
虛假訴訟的法律責任
通過偽造欠條、偽造證人證言等行為,以虛假的民事訴訟來蒙騙法院審理來達到占有他人財產的行為如何定性!
第一,該行為侵害了國家或集體或者個人的財產權,同時符合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的特征。從主觀、客觀上都符合詐騙罪。
第二,該行為也侵害了人民法院正常的審理活動,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02條妨礙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的規定。對于偽造、毀滅重要證據的行為,妨礙人們法院審理案件的,人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2002年10月24日發布的《關于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2006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偽造證據通過訴訟獲取他人財物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批復》是要求按照第二種認定方式處理。理由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所侵害的主要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審判活動,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作出處理,不宜以詐騙罪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偽造證據時,實施了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追究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有指使他人作偽證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第一款的規定,以妨害作證罪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相關知識,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或者還有其他任何疑問,歡迎您通過律霸網來委托本地資深律師,從而為您提供更為專業的法律服務。律霸網致力于打造優質的法律服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必須先復議后訴訟
2020-11-25侵害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2021-03-23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留置人員一定有罪嗎
2021-02-25前罪緩刑期間再犯罪是否構成累犯
2021-03-19婚前財產沒有財產公證,離婚時怎么分割
2021-02-01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