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風險和保險
一、風險的基本概念
(一)風險的概念
我們之所以討論各種保險,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風險,所以,人們正在試圖抵御、防止風險,努力減少風險給我們生活、生產和工作帶來的消極影響。而通常所說的風險,實際上指的是一種損失的不確定性,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可能存在損失;二是這種損失是不確定的。其中又派生出兩個概念:其一是損失頻率又可稱為損失機會,它是在一定時間內一定數目的危險單位中可能受到損失的次數或程度,通常以分數或百分率來表示,即損失頻率=損失次數/危險單位數。這里的危險單位是發生一次風險事故可能造成標的物損失的范圍。其二是損失程度,它是標的物發生一次事故損失的額度,即損失程度=實際損失額/發生事故件數。損失頻率與損失程度之間通常呈反比關系,即損失頻率很高,但損失程度不大;損失頻率很低,但損失程度大。
(二)風險的基本要素
風險主要由風險因素、風險事故和損失構成。
1.風險因素。風險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風險事故發生的機會或擴大損失幅度的原因和條件。風險因素通常分為實質風險因素、道德風險因素和心理風險因素三種類型,其中實質風險因素是有形的并直接影響事物物理功能的因素。道德風險因素是與人的品德修養有關的無形因素,即是由于個人的不誠實、不正直或不軌企圖促使風險事故發生,以致引起社會財富損毀或人身傷亡的因素。心理風險因素是與人的心理狀態有關的無形因素,它是由于人們主觀上的過錯,以致增加風險事故發生的機會或擴大損失程度的因素。
2.風險事故。風險事故是造成生命財產損失的偶發事件。
3.損失。損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預期的和非計劃的經濟價值的減少。
上述三種風險要素之間的關系為:風險因素是風險事故發生的潛在原因;風險事故是造成損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損失的媒介。風險因素將引起或增加風險事故;風險事故的發生將可能造成損失。
(三)風險的種類
1.純粹風險和投機風險。所謂純粹風險,是指只有造成損失而無獲利可能性的風險;而所謂投機風險是既可能造成損失也可能產生收益的風險。它產生的結果有三種可能,即損失、無損失和獲利。
2.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所謂靜態風險,是指由于自然力的變動或人的行為失常所引起的風險;所謂動態風險,是指由于人類社會活動而產生的各種風險。
3.基本風險和特定風險。基本風險是指風險的起源與影響都與特定的人無關,至少是個人所不能阻止的風險,即全社會普遍存在的風險;特定風險是指與某特定的人有因果關系的風險,即由特定的個人所引起且損失僅涉及個人的風險。
4.財產風險、人身風險、責任風險和信用風險。財產風險是指可能導致財產發生毀損、滅失和貶值的風險;人身風險是指人們因生、老、病、死、傷殘等原因而導致經濟損失的風險;責任風險是指因本人的侵權行為或者違約行為,依法對他人遭受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應負賠償責任的風險;信用風險是指在經濟交往過程中,權利人與義務人之間,由于一方違約行為或犯罪行為而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
5.自然風險、社會風險、經濟風險和政治風險。自然風險是指由于自然現象或物理現象所導致的風險;社會風險是指由于個人行為的反常或不可預料的團體行為所致損失的風險;經濟風險是指在產銷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變動或估計的錯誤,導致產量減少或價格漲跌所致損失的風險;政治風險是由于種族宗教的沖突、叛亂、戰爭所引起的風險。
6.可管理風險和不可管理風險。可管理風險是可以預測及可以控制的風險;不可管理風險,則是不可以預測及不可以控制的風險。
(四)風險管理
1.風險管理的概念。風險管理,是經濟主體和社會主體通過對風險的認識、衡量和分析,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它要達到兩個目標,即損失發生前的風險管理目標和損失發生后的風險管理目標。所謂損失發生前的風險管理目標,主要包括降低損失成本和減輕或消除精神壓力。所謂損失發生后的風險管理目標,主要包括維持經濟主體和社會主體的生存,保持生產能力、實現利潤計劃,保持經濟主體和社會主體的服務能力,履行社會責任。
2.風險管理的基本程序。風險管理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估測、風險評價、風險控制和管理效果評價等環節。其中,風險識別是經濟主體和社會主體對所面臨的風險以及潛在的風險加以判斷、歸類整理并對風險的性質進行鑒定的過程;風險估測是指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通過對所收集的有關損失資料加以分析,運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估計和預測風險發生的概率和損失程度。
3.風險管理技術的選擇。風險的對策是經濟主體和社會主體在識別分析和估測風險的基礎上,根據風險性質、風險頻率、損失程度及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選擇適當的風險處理方法的過程。風險管理方法分為控制法和財務法兩大類。
(1)控制法的目的是降低風險頻率和減少損失程度,重點在于改變引起風險事故和擴大損失的各種條件。它是避免、消除風險或減少風險發生頻率及控制風險損失擴大的一種風險管理方法。主要包括:避免,即放棄某項活動以達到回避因從事該項活動可能導致風險損失的目的。預防,即在風險發生前為了消除或減少可能引發損失的各種因素而采取的處理風險的具體措施。抑制,即在風險事故發生時或發生后采取的各種防止損失擴大的措施。風險中和,即風險管理人采取措施將損失機會與獲利機會進行平分。集合或分散,即集合性質相同的多數單位來直接分擔所遭受的損失,以提高每一單位承受風險的能力。
(2)財務法的目的是事先做好吸納風險成本的財務安排。它是通過提留風險準備金事先做好吸納風險成本的財務安排,來降低風險成本的一種風險管理方法。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事前對無法控制的風險所做的財務安排。主要包括:自留或承擔,即經濟主體和社會主體自己承擔全部風險成本的一種風險管理方法。轉移,即經濟主體和社會主體為避免承擔風險損失而有意識地將風險損失或與風險損失有關的財務后果轉嫁給另一單位或個人承擔的一種風險管理方式。
(五)風險與保險之間的關系
風險的一種形式,是保險人可接受承保的風險,即符合保險人承保條件的風險。它必須具備這樣幾項條件,即可保風險是一種純粹風險。這種風險的發生必須具有偶然性,它的發生是意外的。所謂意外,是非人們的故意行為所致。故意行為引起風險及必然發生的風險,都不可能通過保險來轉移,例如,賭博、自然損耗、機器磨損等則為不可保風險,賭博為法律所禁止,自然損耗、折舊為必然,因此就不可能為保險人承保。非意外風險屬于不可保風險。可保風險還必須是大量標的均有遭受損失的可能性。這種風險的損失必須是可以用貨幣計量的。
上述幾個可保風險條件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家出售假貨怎么處罰
2021-01-20三胎孕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2-11請律師律師費怎么給,律師服務如何收費
2021-01-25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2個人住房貸款條件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2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房子會被執行嗎
2020-11-10輕微剮蹭后逃逸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0-12-23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大學里可否結婚
2021-01-27入職協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單方面離職扣錢合法嗎
2020-11-13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