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甲為A公司的司機。乙為B個人雇傭的司機。甲發生交通事故,致D死亡,同時甲傷殘。
乙也發生交通事故,致E死亡,并致自身傷殘。
經認定,在各自的交通事故中,甲乙都各負主要責任。
本來,兩者情況完全一樣,賠償情況也應相同。但只是因為甲是公司的勞動者,適用《工傷保險條例》。而乙是個人雇傭的司機,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十一條,導致在賠償上出現天壤之別。
甲不但可以按照工傷的標準得到A公司的賠償,還可以得到對方的賠償,就是說可以得到雙份賠償。而甲給對方D造成的損失,完全由A公司賠償,自己不用支付分文。
而乙則只能選擇要求向雇主B索賠,或是向對方索賠,只能得一份賠償。而且對對方E的損失還要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最不公平的是,乙的雇主B還可以以重大過失為由,要求乙賠償自己的損失。
同是司機,一個得雙份賠償,一個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有關司法解釋:
第九條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第十二條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賠償委員會的組成及如何做出決定
2020-12-27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怎么規定
2021-02-13后讓與擔保是否屬于抵押權
2021-03-26判決書下來后還錢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6贈與合同受贈方不知道成立嗎
2021-03-18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