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賄在多長時間退了不構成受賄罪?
一個月內。
受賄及時退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九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請托人財物后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賄。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后,因自身或者與其受賄有關聯的人、事被查處,為掩飾犯罪而退還或者上交的,不影響認定受賄罪。”《意見》列舉了案發前退還(上交)財物的兩種情形:一種是“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可簡稱為“及時退還”:另一種是“為掩飾犯罪而退還或者上交的”,可簡稱為“被動退還”。
及時退還
“及時退還”,行為入主觀上沒有受賄的故意,客觀上表現為及時退還或者上交,不存在犯罪故意,故不構成犯罪。
除《意見》列舉的兩種退還情形外,在實踐中還有一種情形,即行為人雖未及時退還或者上交,但在收受財物后至案發前的期間內主動退還或者上交的。此種情形可以簡稱為“主動退還”。在該情形下,行為人在接受財物時存在受賄的故意,但經過一定時間段后,因主客觀原因等諸多因素的變化,自己主動退還或者上交收受的財物。從法理分析,行為人既具有受賄的故意,又具有受賄的行為,且犯罪過程已經完成,因此,應當構成受賄罪(既遂),至于后面的退還行為,應當視為犯罪后的“退贓”,可以作為處罰時的量刑情節,但不能改變已然犯罪的性質。實踐中,“主動退還”的情況復雜多樣,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司法機關把握的標準不一,故《意見》對此種情形未作規定。對于“主動退還”情形,可以結合收受財物的時間長短、數額大小以及是否牟利等具體情況,選擇適用不以犯罪論處,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主動退還”一般不會影響構成犯罪,但在少數情況下,行為人雖然接受財物時存在受賄故意,但在較短時間內即出現悔悟,且未為對方謀取利益即主動退還財物,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可不以犯罪論處。
(2)在構成犯罪的前提下,考慮到行為人“主動退還”雖然屬于“退贓”情節,但表明其有悔罪表現,主觀惡性較小,對職務廉潔性的損害也相應減小,故對其從寬處罰往往能獲得民眾認同。另對不同退贓行為比較分析,在實踐中,被告人到案后的“積極退贓”行為尚可作為從輕處罰的情節,“主動退還”與“積極退贓”相比,行為人體現的主觀惡性更小,社會危害更低,舉重以明輕,對“主動退還”情形更應當從寬處罰。對案發前“主動退還”的行為從寬處罰有一定的法理基礎、司法基礎和民意基礎。如果無視“主動退還”與“積極退贓”的區別,不利于激勵行為人及時悔罪,也與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背道而馳。
在具體案件中,對從寬處罰幅度的把握應當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1)從退還的時間來看,“主動退還”一般介于“及時退還”和“被動退還”之間,退還時間的遲早反映了悔罪程度的大小,一般而言,越接近“及時退還”情形的,從寬處罰的幅度就越大:越接近“被動退還”情形,退還越晚的,從寬處罰的幅度就越小;
(2)從是否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來看,“主動退還”時已為請托人謀取了利益,尤其是非法利益的,從寬的幅度就越小,沒有或者不愿為請托人謀取利益的,從寬的幅度就越大;
(3)收受財物數額的大小,也影響從寬的幅度。根據以上三個方面的因素,結合行為人到案后的認罪態度等情況,分別確定從輕、減輕或免予刑事處罰。對案發前“主動退還”的,首先應當考慮從輕處罰;對數額不大,且沒有為他人牟利,退還時間早,犯罪情節輕微的,可免予刑事處罰;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如果在法律規定的幅度內處罰仍明顯偏重的,可以依照刑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對受賄行為及時退還情況進行認定,一方面可以降低行賄受賄案件的發生,較為人性化的給國家公職人員一個自我反省與改正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讓國家公職人員以身作則,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疑惑,我們有專業刑事辯護律師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定醫療事故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4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方式怎么規定
2020-11-14如何保障女性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2020-12-03不經本人同意私自錄音違法嗎
2021-01-18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是什么
2021-03-06著作權怎么申請
2020-11-22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法院起訴離婚的程序有哪些
2021-01-19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