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方在二手房交易中會有哪些法律風險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相較于賣方而言,買方在房產交易的法律風險要大的多,也要復雜的多。由于處于賣方市場,買方付款,甚至是支付了絕大部分房款后才能要求賣方交房,以及辦理房產過戶登記手續。具體而言,買方的主要風險有:
第一,賣方未按約交房。二手房交易中,賣方一般會利用其優勢市場地位在合同中約定買方支付了大部分房款后才交付房屋給買方占有使用,但也有賣方在剛達成交易就喪失誠信,拒絕交付房屋。
第二,賣方不協助辦理過戶登記,此類風險是所有二手房交易中最容易發生的風險。
第三,買賣交易無效的風險,目前存在不同性質的諸如小產權房、宅基地自建房、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以及禁止交易或交易受到限制的二手房,針對此類房屋的交易合同,存在很大可能最終被撤銷,或被認定為無效合同的風險。
第四,賣方不遷出戶口的風險,有的二手房交易合同中雖有賣方應當在房屋過戶后某個期限內將其戶口遷出這樣的約定,但到時一旦賣方不按約定遷出,目前除了上海,其他地區依然存在無法將賣方戶口強制遷出的現實風險。
對于前述風險,需要在合同條款中進行針對性地設計,以最大程度地進行防范和規避。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買方在二手房交易中所獲得的這個,法律風險的話,那么有可能是因為對方證件造假,或者是對方的房子有問題,或者是對方不協助辦理過戶登記等等,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如何規避風險
2020-12-12股民能參加股東大會嗎
2021-02-06征地拆遷程序究竟是什么
2021-03-25合作社土地入股協議怎么寫
2021-02-13店鋪轉讓交易沒有達成但是被別人收了款怎么辦
2020-11-24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區別
2021-03-17離婚時有限公司股份怎么分 合伙企業股份怎么分
2021-02-23轉讓商標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20能否剝奪未成年人政治權利,能否剝奪外國人政治權利
2020-12-04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商標糾紛中的協議管轄有何規定
2021-03-10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