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法律法規當中,任何物品或者東西都有它的所有權,其他人是不能利用自己職務之便對這些東西的所有權進行占有的。在生活中,如果有人利用職務之便,對這些東西的所有權進行侵占的話,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下面小編就詳細為大家介紹,職務侵占罪的犯罪客體是什么?
一、職務侵占罪的犯罪客體是什么?
職務侵占罪的犯罪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產所有權。此處所稱“公司”,是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設立的非國有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稱“企業”,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國有的經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批準設立的有一定數量的注冊資金及一定數量的從業人員的營利性的經濟組織,如商店、工廠、飯店、賓館及各種服務性行業、交通運輸行業等經濟組織;其他單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業以外的非國有的社會團體或經濟組織,包括集體或者民辦的事業單位,以及各類團體。
職務侵占罪侵犯的對象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所謂“動產”,不僅指已在公司、企業、其他單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錢財(包括人民幣、外幣、有價證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單位有權占有而未占有的財物,如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擁有的債權。就財物的形態而言,犯罪對象包括有形物和無形物,如廠房、電力、煤氣、天然氣、工業產權,等等。
二、怎么認定職務侵占罪的主體?
職務侵占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職務侵占罪的犯罪主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而且是非國家工作人員,因而是特殊主體。具體而言,包括:
①非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包括董事、監事、經理、負責人、職工利用職務之便非法占有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他們或者有特定的職務,或者從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職務之便或工作之便侵占單位財物而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
②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工作之便非法占有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也應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司法實務中,對于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一般職員和工人,如果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確立勞動關系或者雖未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包括合同工和臨時工,可以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而僅以提供勞務獲取報酬而沒有確立勞動關系的從業人員,不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不構成本罪的犯罪主體。
一般來說,職務侵占罪的犯罪客體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產所有權,這些東西的所有權,如果有人利用自己的職務進行侵占的話,我國法院會根居事實情況,對當事人進行處罰。在其位,施其職,對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大家最好不要欠侵占。
職務侵占罪與盜竊罪的區別有哪些
盜竊罪與侵占罪的區別是什么
職務侵占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致人傷殘如何鑒定
2021-02-19公證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01公證業務范圍有哪幾種
2021-01-20員工弄虛作假如何處罰
2020-12-16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申請無效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中國公民能不能在外國結婚
2021-03-02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