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機動車和行人非故意是否應賠償肇事機動車輛損失
案例簡介:非機動車和行人非故意造成交通事故2012年,喻某駕車與騎自行車的金某相撞致金某一級傷殘,交警認定事故成因無法查清。2013年,法院以雙方違法行為和過錯基本相當,判決保險公司承擔交強險、商業三者險外,喻某承擔65%賠償責任。保險公司另賠償喻某車輛損失10萬余元后,以金某應承擔其中35%責任向金某行使代位追償權。
法院判決:非機動車和行人非故意,不賠償肇事機動車輛損失
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法律規定,機動車一方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義務人,非機動車非賠償義務人。依該規定,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的交通事故中,機動車一方具游法定賠償義務,而非機動車和行人不具有法定賠償義務。根據“優者危險負擔”原則,非機動車不應賠償機動車的車輛損失。機動車無論在速度、硬度、重量及對他人的危險性上,均遠遠高于非機動車和行人,應負更高的避險義務。本案中,金某并不存在故意,無需對肇事機動車進行賠償。根據公平原則,非機動車不應賠償肇事機動車車輛損失。現實中,非機動車、行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害程度往往遠甚于機動車,通常是非死即傷,而機動車一方一般只是造成車輛損壞等財產損失,很少有人身傷亡。如按責任比例承擔損失,則可能導致行人所獲人身損害賠償抵不上機動車車輛損失后果。保險人對第三者行使保險代位權應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具有賠償請求權為前提。喻某作為肇事機動車方,不具有向受害人金某請求賠償的權利,保險公司向金某行使代位權亦缺乏前提條件和基礎,判決駁回保險公司訴請。
律師說法:非機動車和行人非故意?是否應賠償肇事機動車輛損失
非機動車、行人非基于故意,無論其在交通事故成因中負有主要還是次要責任,作為受害者均不應對肇事機動車車輛損失進行賠償。根據法律規定,機動車一方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義務人,非機動車非賠償義務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本案中,金某并不存在故意,無需對肇事機動車進行賠償。根據公平原則,非機動車不應賠償肇事機動車車輛損失。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在對交通肇事情況進行解決的時候,需要對責任進行確定。非機動車、行人非基于故意,無論其在交通事故成因中負有主要還是次要責任,作為受害者均不應對肇事機動車車輛損失進行賠償。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建設工程征用土地合同要如何寫
2020-12-05如果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將房屋轉租,對于轉租期限的約定應注意什么
2020-11-19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請求交通賠償需要的證據是什么
2020-12-18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交通事故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2-25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離婚協議中有遺囑有效嗎
2021-02-07房地產開發五證指什么
2021-01-29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