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國家對房屋拆遷在不同的方面作出了具體的規定。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房屋拆遷的一般法律程序吧。
一、取得建設項目批準文件。
任何一個建設項目的開工建設,都必需取得建設用地所在政府計劃委員會的立項批準文件,獲取建設法律許可。
二、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用地單位持建設項目批準文件到當地政府的規劃局或規劃辦公室辦理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
用地單位在辦理好前兩項批文后,到當地國土資源局申請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國土資源局通過審查后認為該幅用地符合國家有關政策的規定,將會核發國有土地批準文件。
四、擬定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拆遷人對規劃拆遷范圍內的建筑物、構筑物、居住人口、地理環境及被拆遷戶的經濟條件等進行調查核實,全面掌握具體情況,分析拆遷工作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及走勢,認真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拆遷工作方法、確定拆遷期限。
五、開設拆遷資金專用賬戶。
拆遷人必須在專業銀行開設專門的拆遷資金賬戶,按照拆遷工作的需要,足額存入拆拆遷資金,專款專用。
六、申領拆遷許可證。
拆遷人在取得上述條件后,持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到當地的房地產管理局或建設局辦理拆遷許可證,取得拆遷許可證后方可實施拆遷。
七、發布拆遷公告
拆遷許可證發證單位在核發拆遷許可證的同時發布拆遷公告,公告內容包括:拆遷人名稱、拆遷實施單位、拆遷范圍、拆遷期限、搬遷日期等。
八、拆遷凍結
拆遷公告發布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下列活動:(一)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新建、擴建、改建;(二)房屋買賣、交換、贈予、租賃、抵押、析產、分列房屋租賃戶名;(三)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四)企業工商登記和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法人登記。
拆遷公告發出以后,拆遷人應當在拆遷期限內與被拆遷人依據國家和本地法律法規的規定,就補償、安置等問題進行協商,并簽訂書面協議。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依法訂立后即產生法律效力,各方當事人均應履行,拆遷人應依約對被拆遷人和房屋承租人給予補償和安置,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則應在協議約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搬遷后,拆遷人應及時在批準的拆遷范圍內和拆遷期限內實施拆遷。
十、強制拆遷
在規定的拆遷期限里,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未能就拆行補償安置事宜達成一致意見,拆遷人將通過法律程序實施強制拆除被拆遷房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人賠償后可否再要求雇主賠償
2021-02-03收養人可以收養多個孩子嗎
2021-03-25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關于印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章程的意見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2-03射幸契約 AleatoryContract
2021-01-2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指什么
2021-03-25如何確定土地流轉之前的土地經營權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