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業賄賂犯罪與刑法中兩類賄賂犯罪呈現交叉關系,包括一部分非國家工作人員賄賂犯罪,以及一部分國家工作人員及單位賄賂犯罪。這兩類犯罪既有共性亦有個性。破壞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嚴重危害社會經濟,是其共性,但是,在分割的客體和危害性存在個性差異。打擊商業賄賂犯罪根本上應當采取綜合治理的刑事政策。對公務商業賄賂犯罪和非公務商業賄賂犯罪,應當采取“分而治之,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分別對待。關鍵詞:商業賄賂犯罪公務商業賄賂犯罪非公務商業賄賂犯罪刑事政策2005年5月德普案經由媒體曝光。美國司法部提供的報告顯示,外資企業**德普診斷產品有限公司,從1991年到2002年期間,向中國國有醫院醫生行賄162.3萬美元的現金,用來換取這些醫療機構購買DPC公司的產品,**公司從中賺取了200萬美元。這家企業最后被美國相關機構以違反“反商業賄賂法”為由,處以479萬美元巨額罰金。該案引起了我國社會對商業賄賂問題的廣泛關注。當前,商業賄賂普遍存在于各行業,已形成一種“潛規則”,成為經濟生活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嚴重危害社會經濟同時加劇腐敗等丑惡現象。本文主要從刑事角度界定商業賄賂犯罪的內涵外延,對商業賄賂犯罪進行分類并分析其危害性,進而提出相關刑事政策。一、商業賄賂犯罪的界定《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第2條規定:“經營者不得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規定,采用商業賄賂手段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本規定所稱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銷售或者購買商品而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從行政法角度看,在商業活動中,市場主體為了銷售或購買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務,違反國家規定索取、收受或者給予對方財物或者非財產性利益,均屬于商業賄賂行為。但是刑法典沒有專門規定發生在商業領域的賄賂如何定罪,商業賄賂罪不是獨立罪名。所以,首先需要厘清“商業賄賂犯罪”在現行刑法中對應的到底是哪些犯罪。現行刑法關于賄賂犯罪的規定見于第三章和第八章,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賄賂犯罪,即刑法第163條、164條規定之罪;第二類是國家工作人員及單位賄賂犯罪,即第385條到393條規定之罪。商業賄賂犯罪與刑法中兩類賄賂犯罪呈現交叉關系。首先,商業賄賂犯罪與刑法第163條、164條規定之罪呈現交叉關系。《刑法修正案(六)》將第163條、164條犯罪主體范圍從“公司、企業工作人員”擴大到“公司、企業、其他單位工作人員”。這類主體尤其是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的行賄受賄行為,多數情況下發生在商業活動中,這部分犯罪無疑屬于商業賄賂犯罪。但是此類人員實施的賄賂行為也可能不是發生在商業活動過程中,因此不屬于商業賄賂犯罪。所以,第163條、第164條規定之罪,一部分屬于商業賄賂犯罪,一部分不屬于商業賄賂犯罪。其次,商業賄賂犯罪與刑法第385條到393條規定之罪呈現交叉關系。國家工作人員及單位實施的賄賂行為,有的發生在非商業領域,有的發生在商業領域,發生在非商業領域時不屬于商業賄賂犯罪,發生在商業活動過程中時就屬于商業賄賂犯罪范疇。綜上,商業賄賂犯罪包括一部分非國家工作人員賄賂犯罪,以及一部分國家工作人員及單位賄賂犯罪。具體而言,商業賄賂犯罪散見于《刑法》第163條規定的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第164條規定的對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行賄罪,第184條規定的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受賄罪,第385至393條規定的受賄罪、單位受賄罪、行賄罪、對單位行賄罪、介紹賄賂罪。而只有上述犯罪發生在商業活動領域時才屬于商業賄賂犯罪的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1-22預售合同沒訂立是否適用定金罰則
2021-02-21什么是股權眾籌
2020-12-20商標續展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1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哪些
2021-02-16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
2021-01-28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