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某未在判決指定的期間主動履行給付金錢義務,張某于2009年5月5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法院在執行過程中,就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產生了三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該判決書生效是在2009年5月18日以前,計算遲延履行債務利息的依據應當是《民訴法意見》規定的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第二種意見認為應當依據最高人民法院5月17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執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的批復》,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第三種意見是應當按照《民訴法意見》和《批復》規定,以5月18日為時間界限分段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公平合理地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利益。
我同意第一種意見,即依照《民訴法意見》的規定,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計算。理由是: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先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先后規定了兩種不同的計算方式。一是《民訴法意見》規定的是按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一是2009年5月17日公布的《批復》規定的“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
本案執行標的中,被執行人應當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依據哪一個標準?這里涉及民法的溯及力問題。
法律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我國民法采取民法規范一般沒有溯及力的原則。這是由法律的公信力所決定的,如果新法可以隨意溯及既往的話就會破壞現存法律關系。最高法院在5月7日公布的司法解釋的公告中,明確規定,本司法解釋自2009年5月18日起施行。這表示該司法解釋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本案判決生效和申請人申請執行都在5月18日之前,故應適用舊法即《民訴法意見》的規定。第二種意見則是承認該司法解釋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不符合司法解釋的精神。第二種意見看似合理,實則理解背離了民法溯及力的有關規定。
本案“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的具體計算方法應當是:(1)執行款=清償的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2)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清償的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同期貸款最高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位和個人使用可循環物品會得到政府支持嗎
2021-02-20把車抵押給個人借款有利息嗎
2020-12-22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如何認定夫妻債務
2021-03-15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非法轉讓土地是否有追訴時效
2021-03-10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轉包的土地是否合法如何判定
2020-12-20舊城改造有哪些補償政策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5什么樣的大棚拆遷補償高
2021-01-07什么是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21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拆遷時房子的拆遷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0拆遷中的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