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屬因人身損害死亡后,所得賠償在家庭內部原則上應按照以下方式分割:
1、喪葬費:喪葬費應歸喪葬事宜的出資者或操辦的近親屬所有。
2、贍養費:贍養費應歸被贍養人所有。
3、撫養費:撫養費應歸被撫養人所有。
4、扶養費:扶養費應歸被扶養人所有。
5、死亡賠償金: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予以分割。
6、精神損害撫慰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由配偶、子女、父母共同分割。
關于死亡補償費(即死亡賠償金)性質,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死亡補償費。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20年。這兩個條文中的死亡補償費、死亡賠償金應為同一內容。該司法解釋擯棄了以往的死亡賠償金按受害人死亡導致其生前依法定扶養義務供給生活費的“扶養喪失說”,而采用了“繼承喪失說”。死亡賠償金的性質界定為收入損失的賠償,即因受害人死亡導致的家庭整體收入的減少,并規定20年的固定賠償年限。因此,死亡賠償金為賠償義務人對受害人家庭可以預期的未來生存年限中的收入的賠償。
死亡賠償金應屬夫妻共同財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界定,死亡賠償金是受害人未來生存年限的收入的賠償,僅是一種推斷受害人的生存年限,應視為受害人還能生存20年。從死亡賠償金是死者未來20年的收入的一種補償,就能推斷出死者的夫妻關系仍能假設存續20年。那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之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屬夫妻共同財產。故死亡賠償金應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予以分割。
死亡賠償金不是遺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死亡賠償金只是受害人死亡后,依照法律規定的法律后果而給予的補償。死亡是法律事實,而死亡賠償金的計算則是一種假設和推斷。因此,“繼承喪失說”只是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范圍、項目及性質,不能說明死亡賠償金是遺產的范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組織刷單是犯罪嗎
2020-12-09上海離職后住房公積金怎么提取
2020-12-15手腕功能鑒定評殘
2021-01-22軍人可以離婚嗎
2021-02-14涉外家事案件有哪些代理技巧
2021-01-15民事主體人格權的限制是什么
2020-11-24車禍事故如何傷殘認定
2020-12-08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襲警罪一般判多久
2020-12-09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