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該如何認定
犯罪中止?刑法第24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犯罪中止的成立條件:
(一)時間性:發生在犯罪過程中?1.既可以發生在預備階段,也可以發生在實行階段。在實行階段,既可以發生在實行行為尚未終了時,也可以發生在實行行為已經終了后,結果出現前。注意:犯罪未遂只能發生在實行階段。?2.犯罪不能呈現終局性形態。一旦不能出現預備、未遂、既遂,便不可能出現中止。
(二)自動性: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防止結果發生?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的關鍵區分。
(三)客觀性:要有中止行為?犯罪中止分為兩種:
1.行為未實行終了,自動放棄。?此時中止行為表現為自動放棄,要求行為人必須真實徹底的放棄犯罪,而非暫時停頓。?注意:自動放棄重復侵害行為成立中止。
2.行為實行終了,有效防止結果發生。?此時中止行為表現為采取自動有效防止措施。這種防止措施要具備兩個條件;一要有足以避免結果發生的性質,二要真誠努力的去完成。
(四)有效性?有效性指危害結果沒有發生。
1.種類:一是行為未實行終了,自動放棄,危害結果沒有發生;二是行為實行終了,自動防止結果發生,危害結果沒有發生。
2.地位:即使行為人自動放棄或積極努力防止,但結果仍發生了,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3.危害結果沒有發生,是指行為人追求或放任的、行為性質決定的危害結果沒有發生,而不是指任何結果都沒有發生。因此,犯罪中止可以分為沒有造成任何危害結果的犯罪中止和造成一定危害結果的犯罪中止。?能與不能,應該以行為人自己的主觀認識為標準。只要行為人自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夠把犯罪進行下去而自動放棄犯罪的,盡管客觀上不可能完成的,也應當認為是犯罪中止。
4.?幾種特殊情況的判斷:因被害人是自己的熟人而停止(一般視為犯罪中止);因被害人的嚇唬而停止(因情況不同而作不同的認定);犯罪過程中因身體疾病而停止(一般認為是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是自動放棄)
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該如何認定
二、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是犯罪中止。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三、犯罪中止應當如何處罰
關于犯罪中止的處罰原則,各國有無罪說、不罰說和折中說之分,目前各國立法多采取對中止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做法。
我國刑法對中止犯采取必減免主義。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根據這一規定,對于中止犯,只要其犯罪行為沒有實際造成損害結果,則定其罪而免其刑。如果其犯罪行為造成了一定損害結果的,則應當減輕處罰。這體現了我國刑法對犯罪中止行為的肯定和鼓勵。
以上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該如何認定的相關知識,通過以上內容還可以了解到關于犯罪中止的處罰原則,各國有無罪說、不罰說和折中說之分,目前各國立法多采取對中止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做法。如果您還有任何其他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物和質押物存放倉庫如何認定
2020-12-07交通致死司法程序
2021-01-18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被家暴打成輕微傷可以離婚嗎
2020-12-18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