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受人土地使用權變更的程序是什么?
依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17條規定,改變土地用途應依循以下程序:
1. 取得出讓方和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
土地用途改變,將直接引起土地出讓最高年限的改變和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變化。同時,土地用途的改變,必然發生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規定的權利義務關系的變化。因此,《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17條和《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8條,都規定了土地用途的改變必須取得出讓人的同意或批準。
土地用途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改變后的土地用途必須符合城市規劃的要求。因此,改變土地用途亦應取得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
2.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變更協議或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土地用途的改變是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內容的重大變更,因此,土地用途的改變,在取得出讓人和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之后,應由出讓人和受讓人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變更協議或者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并相應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二、法律意義
1.確定土地使用權權利的歸屬。由于我國對土地權屬的變更采取登記主義原則,這將促使實際的土地權利人為獲得法律的確認,去積極地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
2.確定土地使用權權屬的權限范圍
只有經土地登記部門記載于土地登記簿,載明權利范圍,才可明確權利人的權限,確定權利人的權利范圍。
三、類型
土地使用權變更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a.國有土地劃撥、集體土地內部劃撥;b.依法通過土地有償出讓、轉讓取得土地使用權;c.因贈與或繼承、買賣、交換、分割地上附著物引起;d.因土地交換、機構調整、企業兼并等原因引起;e.因宗地合并或分立引起;f.因處分抵押財產取得土地使用權;g.更改土地使用者名稱、地址等。
國家的所有土地都是屬于國家所有的,公民和企業可以在繳納了土地出讓金后獲得土地的使用權,如果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也是可以將土地的使用權進行變更,在變更土地使用權時需要取得方和出讓方雙方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變更協議,以此來保障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吸毒不構成犯罪情況下處罰幾日以上拘留
2020-11-27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么區別
2021-02-06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1-01-26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出租車全責拒賠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8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