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房主不遷戶口購房人獲賠
2012年下半年,李-洋看中房山一套二手房打算要做婚房。在中介的幫助下,他很快和房主王某簽訂合同并交付全部房款100萬元,隨后雙方辦理了房屋過戶手續(xù)。在過戶當天,雙方又簽訂《補充協(xié)議》,約定王某在半年內(nèi)將房屋上的所有戶口遷出,如到期未遷出,每延誤一日,需向李-洋支付房價款萬分之五的違約金,并繼續(xù)執(zhí)行戶口遷出手續(xù)。然而過戶后,王某因為自身原因遲遲沒有遷戶口。起初李-洋也沒有在意,然而2014年因為工作調(diào)動,他考慮將該房轉(zhuǎn)賣,卻因為戶口問題導致賣房未果。
為此,李-洋將王某訴至法院,要求對方賠償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未按約遷出戶口違約金27萬余元。法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王某應當支付違約金,但每日萬分之五過高,最終判決王某支付違約金20萬元。
【法官說法】為避免損失,買家應督促賣家盡快遷出戶口,最好能像上述案例中的李-洋一樣,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事后可據(jù)此主張損失。同時,法官也提醒賣方,在賣房之前要想好戶口的遷入地,便于日后操作。
案例二
無資質(zhì)簽合同買家自擔責
2014年4月,王-偉和妻子在房山某小區(qū)看中一套兩居室。而王-偉對自己的購房資格尚有顧慮,因其來京工作8年期間,有大半年時間跟隨公司在外地工作,社保中斷,但是中介表示這些不是問題,王-偉也就放心地和賣家簽訂了購房合同,并繳納了五萬多元定金,支付了2.4萬元中介費。而當中介公司向住建委提交王-偉的購房資質(zhì)時,審核未通過,導致王-偉賠償賣家2.8萬余元損失。王-偉認為中介公司存在欺詐,惡意促成雙方交易,便將中介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對方返還中介費并賠償各項損失共計十萬余元。
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該案中中介公司雖存在一定過錯,但王-偉作為購房者在不確定自己是否符合限購政策的情況下,貿(mào)然簽訂購房合同及購房承諾書,也存在一定過錯。法院根據(jù)雙方過錯大小,判決中介承擔60%的責任,返還中介費賠償1.8萬元損失;王-偉自己承擔40%的損失。
【法官說法】有些中介公司為了促成居間服務,賺取中介傭金,會對買賣雙方資質(zhì)有意隱瞞或根本不審核,導致買賣雙方最終不能如約履行,從而引發(fā)糾紛。對此,法官提醒買賣雙方一定在確定自身資質(zhì)相符時再進行買賣,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案例三
漲價后拒過戶法院判賣家履行
2013年9月21日,李-莉與王女士簽訂了一份房屋買賣協(xié)議,雙方約定王女士將自己名下的一套房屋轉(zhuǎn)讓給李-莉,李-莉一次性付清全部購房款110萬元,王女士負責辦理房屋過戶等手續(xù)。9月29日,李-莉支付了全部購房款。同年10月,該小區(qū)房價大漲,王女士感覺自己賣虧了,便拒不配合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要求李-莉再加10萬元。李-莉答應漲5萬元,雙方因此沒談攏。李-莉遂將王女士訴至法院,要求其協(xié)助過戶。
法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李-莉已按約支付全部購房款,但王女士卻拒絕辦理房屋產(chǎn)權(quán)、土地使用權(quán)過戶手續(xù),應承擔違約責任,故依法判決被告于十日內(nèi)協(xié)助原告辦理過戶手續(xù)。
【法官說法】買賣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在不違反法律、強制性法規(guī)時一般都是合法有效的,雙方都應該按約履行,否則就是違約,違約方需要支付違約金。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口頭承諾給對方錢有效嗎
2020-12-30口腔醫(yī)療事故患者如何要求索賠
2020-12-05畜牧獸醫(yī)行政執(zhí)法不包括什么
2021-03-09冰毒販毒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1-27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guān)事項有哪些
2021-03-24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guī)定
2020-12-28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0-11-12“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nèi)容
2021-02-12購買財產(chǎn)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jù)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