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進行防衛
在具備正當防衛的前提條件下,只能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進行防衛。這是正當防衛的本質決定的。正當防衛是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保護法益的行為,不法侵害是由不法侵害人直接實施的,針對不法侵害人進行防衛,使不法侵害人不再繼續實施不法侵害行為,才可能制止不法侵害、保護法益。針對不法侵害人以外的第三者進行防衛,就不可能制止不法侵害、保護法益。即使在共同違法犯罪的情況下,也只能對客觀上正在進行不法侵害的人進行防衛。
針對不法侵害人進行防衛包括兩種情況:一是針對不法侵害人的人身進行防衛,如束縛不法侵害人的身體、造成不法侵害人傷害乃至死亡。二是針對不法侵害人的財產進行防衛,即當不法侵害人使用自己的財產作為犯罪工具或者手段時,如果能夠起到制止不法侵害、保護法益的作用,則可以通過損毀財產進行正當防衛。針對人身、財產以外的利益加以損害,如誹謗不法侵害人,似乎難以成立正當防衛。
防衛行為本身既可能已經給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或者財產造成了實際損害,也可能只具有造成損害的危險。根據刑法第20條第1款的規定,似乎只有“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才成立正當防衛。但根據當然解釋,既然造成了損害時都是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那么,沒有造成損害時,更不應負刑事責任,理當屬于正當防衛。不過,也不要認為符合正當防衛前提條件的行為都是正當防衛,因為刑法之所以規定正當防衛,就是因為正當防衛的客觀行為與某些犯罪的客觀行為相似,所以需要區別罪與非罪。行為人在面臨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時,實施了某種行為,也制止了不法侵害,但其行為在客觀上根本不可能被視為犯罪的客觀行為時,則理所當然不具有犯罪性,沒有必要認定為正當防衛。例如,甲為了盜竊財物于夜間不法侵入乙的住宅,乙發現后喊了一聲“誰”,甲便逃走了。由于乙的行為不可能被誤認為犯罪,故沒有必要認定乙的行為是正當防衛。
防衛行為制止了不法侵害時,當然屬于正當防衛;但正當防衛的成立并不以防衛行為現實地排除了不法侵害為前提。換言之,只要具有排除不法侵害的可能性與必要性,即使客觀上沒有排除不法侵害,也依然成立正當防衛。例如,對正在進行的搶奪行為進行正當防衛,即使不法侵害人仍然奪走了財物,也成立正當防衛。
對于針對第三者進行所謂防衛的,應視不同情況處理。如果故意針對第三者進行所謂防衛,應作為故意犯罪處理;如果誤認為第三者是不法侵害人而進行所謂防衛的,則作為假想防衛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委托第三方催款屬于泄露隱私嗎
2020-11-27公司減資后股東可以收回出資嗎
2021-02-16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拆遷安置房超出面積怎么辦
2020-11-19民宅開辦公司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1-01-152020年農村拆遷補償新政
2021-02-08增加安置住房面積如何交款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