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民眾會認為傳銷罪和詐騙罪的界限比較模糊,同樣都是騙取錢財,之所以會分為兩種罪行是因為在法律中的界限還是很清晰的。傳銷罪與詐騙罪的關系是什么?兩者在手段、定罪數額、實施的具體情形不同,犯罪的條件也不同,傳銷一般會比詐騙要多一個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以下是關于兩種罪行的分析:
一、傳銷罪與詐騙罪定義的區別
1、傳銷罪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取得利益。
2、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法律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二、其他區別
1、犯罪的手段不同
前者是綁架并控制他人后以加害被綁架人相威脅,要求被綁架人親屬或其他關系人給付財物,后者則是當場劫取財物;
2、索取財物的時間、地點不同
前者是先有綁架行為,后有勒索財物行為,后者是當場劫取或強迫被害人交出財物;
3、索取財物的數額不同
前者要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要求將一定數額的財物送到一定地點,犯罪嫌疑人可以漫天要價,具有隨意性,后者則一般都是限于被害人隨身攜帶的財物;
4、實現犯罪目的的方式不同
前者是通過把被綁架人作為人質脅迫被綁架人的親屬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出錢贖人,犯罪目的必須通過被綁架人以外的第三人實現,后者則是直接從被害人身上劫取財物,不與第三人發生關系。
三、分析
(一)并非只有詐騙犯罪才體現出行為的欺騙性質,傳銷犯罪甚至是非法經營罪同樣可以具有欺騙性
詐騙罪的客觀行為表現為: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欺騙手段,騙取數額較大財物。不可否認詐騙罪是全部刑法罪名中,最能體現行為欺騙性的犯罪。
但是,并非只有詐騙犯罪才能具有欺騙性。例如《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對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罪狀描述為: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
傳銷犯罪通常是以高額利潤為誘餌,以發展傳銷組織的方式,收取費用或強制購買特定產品以牟利。無論是從刑法條文的規定,還是本案判決關于“虛假宣傳兩公司具有雄厚政治背景、資金實力及先進生產設備、生產技術”“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引誘消費會員繼續發展他人參加,傳銷保健品和化妝品”的認定,均能體現上述傳銷行為具有欺騙性。
所有,不能僅因為行為人的相關行為體現出的欺騙性,即認定該行為構成詐騙罪而排除其它犯罪。
(二)詐騙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更具有“直接性”
詐騙罪侵犯的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傳銷犯罪主要侵犯的是市場經濟秩序,但是不能否定傳銷犯罪亦具有侵犯財產所有權的特征。
詐騙罪主觀方面的典型特征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多數涉及財產的罪名,均不能否認行為人主觀上對財物占有的意愿。如果教條的認為實施詐騙犯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傳銷犯罪的行為人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進而對類似行為進行區別,顯然是錯誤的。
可以理解為,同樣是對財物具有占有的意愿,但詐騙犯罪非法占有目的更具有直接性,其往往是以欺騙手段,直接性的獲取對價,取得對方交付的財物。傳銷犯罪的行為人通常體現為通過一定地欺騙手段,發展具有一定層級性質的傳銷組織,通過經營傳銷組織的方式進行牟利,雖然最終亦體現為對財物占有,但非法占有目的與欺騙手段之間體現為間接性的特征。
(三)從因果關系層面對詐騙罪、傳銷犯罪進行區分
詐騙罪具有特定的因果關系邏輯,即行為人通過欺騙手段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基于錯誤認識而交付財物;在其它具有欺騙行為的犯罪中,被害人同樣可能產生錯誤認識,但是否是“基于錯誤認識”而交付財物則可能存在疑問。
一方面,部分“被害人”并未產生錯誤認識,而是認為該運營模式可以成為牟利的手段,從而自愿交付個人所要承擔的費用或購買產品,此類“被害人”存在極大的可能轉換為傳銷犯罪的“組織者、領導者”;另一方面,部分“被害人”確實產生錯誤認識,但是該錯誤認識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以交付一定的財物或購買產品為對價進而獲得代理資格,“被害人”系為了追求高額回報而被騙,即使認定交付財物確系因錯誤認識,但與詐騙犯罪直接獲取對價的方式亦有所區別。
傳銷罪與詐騙罪的關系是什么?兩種罪行都是帶有欺騙性質的犯罪,目的都是騙取錢財,手段說辭都有很多種類。但兩者在犯案方法上有所不同,詐騙罪都是犯罪者直接和受害人取得聯系,而傳銷罪大多是是通過發展線下的方式。兩種罪行的關系是有相似之處在法律意義上又是嚴格區分開的。
參與傳銷如何定罪量刑
傳銷行為,如何定罪量刑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護人員因工作原因感染,是否屬于工傷?
2020-12-18徐**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0-12-2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3-18贈與合同訂立的原則
2020-12-28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保險合同的含義與特征有哪些
2021-03-04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