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的獲得方式有有七種:
1、土地出讓金
2、土地使用權劃撥
3、土地使用權出讓
4、土地使用權轉讓
5、土地使用權出租
6、土地使用權抵押
7、農村集體土地
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1、內涵: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2、出讓方式:招標、拍賣、掛牌、協議。
3、年限: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居住用地七十年,工業用地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四十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土地使用權是外延比較大的概念,這里的土地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權。2011年1月,一則“土地使用期滿后會無償收回”的消息引起各方關注。土地使用權與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法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土地使用權是中國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體現,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而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權利。
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權利。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用地使用權通過發包方與承包方訂立承包合同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通過土地使用者申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取得。
目前,我國土地的所有權在于國家,公民或集體只有相應的使用權,并在合法范圍內轉讓其使用權,例如城鎮居民在購房時一般會選擇70年產權的房屋,但是購買的知識房屋土地的使用權,70年滿期后房屋十倍國家回收的,當然可以繳納相應的費用再次獲取土地使用權。
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怎么辦理?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鋪不交房租怎么清退
2020-12-27旅客乘坐客車時出現自身財產損失誰來負責
2020-11-25發生醫療事故發生該怎么處理
2020-11-08棚戶區改造項目中的模擬拆遷什么意思
2020-11-13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變更小孩監護人必須滿足的條件
2021-01-05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